本报讯(记者 田丹 文/图)炎炎夏日,不少孩子喜欢通过戏水、游泳等方式消暑纳凉,这也造成溺水事故的易发、高发。为提升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黔江区公安机关因地制宜,通过开设防溺水课堂、新增救生器材等措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7月3日,记者在黔江区邻鄂镇看到,一堂暑期防溺水教育课正在进行,公安民警和应急管理干部围绕“如何识别危险水域”“落水后怎样正确自救互救”等内容,通过情景模拟+知识科普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解防溺水的相关知识,并现场演示了救生衣、救生圈的正确穿戴方法(如图),指导他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递竹竿、抛投救生器材等施救手段,救助落水者。
黔江区公安局邻鄂派出所民警陈超告诉记者,开设暑期防溺水教育课,是想教会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常见的救援手段,使他们在发生溺水的第一时间可以自救。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觉远离危险水域,树立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等安全意识,真正做到敬畏危险、科学自救。
据介绍,除了加强科普宣教,黔江区还在江河湖库、山坪塘等重点水域的醒目位置,设置了安全警示标牌,并配备了竹竿、救生圈、救生衣等应急救援物资。一旦发生人员溺水,在专业救援人员赶到之前,附近群众可以迅速使用这些救生器材实施救援。在黔江区阿蓬江镇,公安民警还结合溺水事故多在暑期发生的特点,组织警力,加强重点水域的巡逻守护工作。
“只要发现有人在天然水域戏水、游泳,我们会及时劝阻,如果是未成年人,我们会立即制止,督促其迅速上岸,并且通知他们的家长。”区公安局阿蓬江派出所所长李俊锋表示,通过加强水域巡查、深化安全教育、落实家校社协同监管等措施,织密织牢防护网,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实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随着全面进入主汛期,黔江公安、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在重点水域累计投放了300多套防溺水救生器材,确保在危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尽可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