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中心”为引擎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开展远程影像培训

本报讯(记者 王巧西 文/图)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背景下,黔江以区域医学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医学检验、消毒供应、病理诊断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通优质医疗资源输送通道,解决山区百姓就医困难,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双轮驱动

远程医疗与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建设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组建专家团队实施“基层扫描-中心诊断-区域互认”流程,确保诊断报告30分钟内出具。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有效推行区域内医学心电检查结果互认,实施24小时响应机制,随时为患者提供心电诊断,确保快速准确出具心电数据报告。

此外,医疗数据互联枢纽基于区级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整合HIS、LIS、PACS系统,实现30家医疗机构间数据实时互联互通。与各医疗机构间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支持检查检验结果实时传输与诊断意见即时反馈,形成“检查在基层、诊断在中心”的资源共享模式。

自2024年1月“五大中心”运行以来,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17484例,远程心电诊断15462例(含静态心电),及时预警心电危急值269例,精准转诊急症患者63例(急诊转诊精准率达100%),同步开展远程病理会诊1103例、区域检验5022例,形成“检查-诊断-治疗”的闭环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区域整体医疗效能。

利益共享

建立差异化分配机制

分层分配与成本共担机制遵循“强基层、促共享、谋协同”的发展原则,基于成本核算分析与需求调研,建立差异化分配机制。

通过精准测算确定各合作项目的收益分配基准,形成阶梯式分层分配模式: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采用“三七分成”模式,即中心保留业务收入的70%,基层机构获得30%。试剂耗材、物流运输等运营成本全额由中心承担,确保基层零负担参与。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实施“一九分配”制度,中心仅提取X光/CT阅片收入的10%,基层机构保留90%收益。通过收益倾斜强化基层检查动力,推动影像资源下沉。区域远程心电会诊中心:建立动态/静态心电分级分配标准,动态心电、血压项目按45%∶55%分配(中心∶基层),静态心电按20%∶80%分配(中心∶基层)。基层机构承担心电图纸等低值耗材,中心负责设备维护与技术支撑。区域病理诊断中心:采用“对半分成”模式,中心与基层各保留50%收益。中心全额承担病理切片、特殊染色等耗材成本及物流费用,破解基层病理开展难题。

质控保障

同质化服务与能力提升

通过开展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定期举办全区医学检验能力提升培训班,强化基层检验人员专业技能;实施检验结果互认制度,促进区域内医疗机构服务同质化,有效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组织开展胸痛救治专项培训,深化医务人员对胸痛病症识别、ACS急救流程的认知;指导基层单位创建胸痛救治单元,完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处置和转运协调能力,有效缩短救治响应时间,提高区域整体救治水平。

目前,全区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接入区域医学影像会诊平台,实现远程诊断服务全覆盖。通过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基层远程心电设备完成迭代并投入常态化运行,有效构建了“短时间医疗服务圈”,使患者就近获取同质化医疗服务,切实降低了就医成本与时间负担;通过远程会诊机制,患者在基层即可获得三甲医院同质化诊断服务,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精准转”,让患者“少跑路”,提高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有效缓解上级医院接诊压力;通过“现场指导+线上培训+多平台交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使得基层影像检查图像优良率、心电检查报告规范率快速提升。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