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今年将打造90个和美院落

近日,记者从区农委了解到,今年,黔江区将打造1个巴渝和美乡村引领镇、8个先行村和90个和美院落,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乡村标配。在具体实施中,将以“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为三大核心抓手,通过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农业绿色转型、乡风文明建设等系列举措,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在石会镇中元村,有的村民家中的新厕所成为“样板间”。这个采用新式化粪池技术改造的厕所,不仅实现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还能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菜园。“以前夏天厕所臭气熏天,现在干净得像城里一样!”村民感慨道。今年,黔江区计划实施1000户农村户厕改造,让“厕所革命”从“改面子”转向“改里子”。

与此同时,村庄清洁行动正以“绣花功夫”重塑乡村颜值。阿蓬江镇高碛社区基层干部介绍,通过各种奖惩措施和积分超市制度,当地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在太极镇,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机正在作业。当地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土壤检测,精准配比氮磷钾和有机肥,不仅让农作物提高生长质量,还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这种“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模式,已覆盖广泛面积。

更令人瞩目的是“种养循环”模式的创新实践。在石会镇中元村,养猪场与蔬菜基地通过管道连接,猪粪经发酵后成为有机肥,滋养着蔬菜大棚。这种“猪—沼—菜”生态链,每年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蔬菜产量,带动村民增效增收。

与此同时,乡贤文化馆、家风家训墙等文化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黔江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在于发展理念的革新。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从濯水古镇的青石板路到阿蓬江畔的生态茶园,从乡贤文化馆的琅琅书声到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黔江区正以“绣花功夫”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 谭登帆)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