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中学2022级(12)班 朱晓丹
我有一张小小的凉席,刚好够我平躺的大小。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就已经70多岁了。后来我才知道,当听说妈妈生的是个女儿时,爷爷并不是很高兴。以至于后来妈妈在让他抱抱我时,他总不肯抱我,理由就是:“我年纪大了,自己都走不稳,万一把孙女儿摔着了,那麻烦就大了……”
让爷爷没有料到的是,就在我四五岁时,我“粘”上他了:因为爸爸妈妈要挣钱养家,我平日里就只好跟着爷爷生活。
其实,从跟爷爷在一起生活的第一天起,我并没有感觉到他不喜欢我。相反,他还挺疼我的。每次出去干农活时,他总是会给我戴一顶亲手编织的小草帽。小草帽并不好看,但编得结实。到了田间后,爷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摘一片很大的芋叶或是捞一些草做成草饼铺在地上,让我乖乖地坐在上面,并反复叮嘱不要乱跑。春夏秋三季,几乎都有不少这样的日子。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爷爷还要做第二件事,就是先去附近给我找野果子吃。茶片儿、茶泡儿、刺泡儿、牛奶子、野板栗……安排好我的“原生态美食盛宴”之后,他才争分夺秒赶紧干活儿。
应该是我跟爷爷一起生活的第二年吧。那天清晨,他早早就起了床,并很快就扛回了几根竹子。等我起床的时候,一条条被修整好的小竹片早已乖乖躺成几排,等着接下来“命运的安排”。
“爷爷,您这是你要干什么呀?”
“哈哈,这你就不晓得了撒。哎,天气热了啊,我怕我孙女儿长了痱子难受,必须给你编个小凉席,躺在上面凉爽舒适……”
爷爷开始忙活,我就好奇地在一旁观望。
我知道爷爷手巧,以前也时不时在编这编那。只见爷爷三下五除二,一张小凉席就已现雏形。突然,他似乎才想起我还没吃早饭,于是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往厨房跑。
“完了完了,可把我孙女儿饿坏了。”
其实,当时的我并不饿。等爷爷进了厨房,我才忍不住笑出声来。爷爷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原来他的孙女儿早就想他赶紧走开。不见了爷爷的踪影,我赶紧跑到没有编完的小凉席上“开工”。
凭着对爷爷技艺的回想,我忙活了起来。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小竹片就在我的胡乱指挥下扭成了一坨,没有了方向。这还不算,关键是有的小竹片还被我弄断了。顿时,我冷汗直流。我想,要是被爷爷现场逮住那就惨了!
正当我准备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时,才发现爷爷早已端着我最爱吃的油炒饭在我身后“恭候多时”。
“哈哈,你以为编凉席那么容易呀?快来快来先吃饭!”
坐在爷爷专门给我准备的小板凳上,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饭。原本以为爷爷会火冒三丈,但他满脸慈祥的笑容很快就将我的担心排除。随后,他还当起了我的师傅:“你看哈,这片应该这样穿过去;这片呢,应该这样穿过来,然后……”我认真看着爷爷的每一个细小动作,试图都牢牢记下来。但事实证明,压根儿就一点儿也没有记住。
快到中午的时候,爷爷终于编好了凉席。我迫不及待地想躺上去,可爷爷却拦住了我:“莫慌莫慌,还没有完工呢!”紧接着,爷爷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小堆干材,再把凉席快速在火上“烧烤”一遍。随后,爷爷再拿出一条毛巾认真地擦拭着凉席的每一处位置。“必须把那些毛刺烧掉,一是这样你才不会被刺着,二是还可以防虫呢!”爷爷说。
那天晚上,我睡在了爷爷亲手为我编织的凉席上,睡得很香很踏实,也很舒适。第二天早上爷爷叫我起床时说:“等我孙女儿身高有这张凉席长时,你就长大喽……”也从那天开始,每年夏天,那张凉席都是我必不可少的“度夏神器”,直到今天。
如今爷爷已经去世多年,但院子里我和爷爷编凉席的场景,却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我曾经无数次叮嘱过自己: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张凉席都一定要带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