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丹 文/图)2025年高考在即,广大考生的饮食安全牵动着家长的心。这段时间,黔江区市场监管部门从执法监督和政策法规双向发力,对考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全力守护高考学子“舌尖上的安全”。
对考点学校食堂进行全程监厨
从6月3日起,黔江区市场监管局启动专项执法行动,“拉网式”检查高考考点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情况。记者在黔江中学、黔江民族中学考点看到,食堂操作间都安装了“明厨亮灶”系统,让食品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执法人员除了仔细检查食品及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流程和食堂卫生状况,还重点查看了菜品留样、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环节。
“在高考期间,我们要求各考点学校提前提供考生食谱,在审核通过后,才能制作加工。”区市场监管局城东片区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冉宏新告诉记者,此外,考点学校食堂不允许供应凉拌菜、菌类食品和辛辣菜品,以及隔餐、隔夜的剩余食品。每种菜品要提供不少于125克的留样,并在0-8℃的冷藏环境下存放48小时以上。所有的餐具要由专人按照标准进行清洗消毒,食堂工作人员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
今年4月,重庆市首个校园食品安全系列团体标准在黔江区发布,从食品原料质量、进货查验、加工操作规范等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依托这一标准,在高考期间,市场监管部门除了派出执法人员,对各考点学校食堂进行全程监厨和“陪餐式”监管,还发布了高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提醒广大考生,在高考前和考试期间,不要改变饮食习惯,尽量在校内食堂和家中用餐。如果需要在外用餐,需要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不吃生冷食品,不购买路边摊贩、“三无”和“五毛”食品,慎重选择卤菜凉品、海产品等食品。
高考期间也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段,为了确保考生吃得安心,区市场监管部门还对各考点学校食堂的食品及原料进行抽样送检,并要求供餐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