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14年,他从一名刑侦“尖兵”到“禁毒”达人。
14年里,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重庆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记嘉奖1次。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来自公安系统的73名个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成为重庆市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对象之一。
他就是39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黔江区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的甘华林。
千里缉凶显担当
2011年,甘华林儿时的梦想成真,他从一名人民教师变为公安队伍的一员。入警之初,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只要有案子就主动参与,并坚持认真学习,逐渐掌握了破案技巧。在办案之余,他坚持阅读大量法律书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遇到疑难问题或难以定性的案件,便诚恳地向同事请教,直至案件水落石出。
十年磨一剑,曾经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刑侦能手,凭借一查到底、一丝不苟、一往无前的冲劲和韧劲。截至目前,甘华林已经参与侦破500余件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人,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14年从警路,写满了他与形形色色的嫌疑对象斗智斗勇的故事。他用坚毅和果敢,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筑起一道平安防线,他千里缉凶的故事更是被同事们传为美谈。
2018年6月,黔江居民蒯某(化名)报警称被诈骗现金42万元,成为当年黔江被骗单案损失最大的一起。电诈犯罪手法隐蔽、技术性强、侦查难度大,与传统犯罪有很大差别。对此,甘华林与同事们一起,立足案件本身,从通讯、资金等信息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线索数据开展摸排,通过长达两个月的侦查,成功确认以犯罪嫌疑人杨某为首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8月,甘华林带领20余名警力奔赴河北等全国各地开展集中收网,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侦破诈骗案件10余起,挽回群众损失50余万元。
除恶务尽护安宁
“除恶务尽、除恶必尽才能守护一方安宁。”在甘华林心里,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守护人民安宁就成了他毕生的使命,也是他在战场上冲锋在前的信念。
2020年,重庆警方将“黔江区1991年李某被杀害案”作为重点督办案件,因年代久远,证据不足,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专案启动后,甘华林组织战友日夜奋战,重新摸排走访,从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鏖战3个月后成功发现该案犯罪嫌疑人罗某藏匿于湖北境内的线索。5月,该男子在湖北省被成功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罗某对29年前杀害他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这些年,甘华林先后牵头成功破获了公安部督办的“7.12网络贩卖枪支案”“金溪瓦房沟非法采矿案”“邹某故意杀人案”等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从警14年,甘华林牵头侦破各类大要案件20余起,抓获各类嫌疑人6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0余公斤,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丹心一片护净土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甘华林逐一梳理黔江被拐儿童信息,并采集被拐儿童父母血样信息。2021年5月,通过技术比对,发现江苏泰州的陈某就是黔江谢某夫妻失散多年的儿子。6月26日,离散26年的谢某一家在黔江区公安局相认。在刑侦支队工作期间,甘华林和同事们先后帮助5个失散家庭团圆。
2021年11月,甘华林成为一名禁毒民警。面对全新的挑战,甘华林没有退缩。他说,荣誉和成绩只属于过去,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他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如既往地做好人民警察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好务。
甘华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黔江区毒情形势良好,但在部分乡镇,群众对毒品、毒物的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此,甘华林积极联系各部门对辖区开展集中宣传,并定期抽检抽验各类源头。
“这几年,黔江区各类吸毒人员全部管控到位,从未发生肇事肇祸事件,区内毒情形势持续向好。甘华林经常忙于禁毒宣传,梳理各种相关案件线索,他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民警的忠诚与担当。”禁毒大队相关负责人评价道。
(记者 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