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乡村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管护人员观察桃树生长情况

春风染黛色,桃李竞芳菲。随着春季气温的回暖,连日来,秀山自治县岑溪乡新桥村黄桃基地的桃花迎来了盛开期,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绽放,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走进黄桃基地,70余亩黄桃树化身粉色的海洋。漫山桃花在暖阳下舒展,一簇簇、一丛丛,或含苞待放,或绚烂绽放,将整个基地装点得如诗如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连泥土都浸润着春天的甜意,预示着今年黄桃的丰收盛景。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桃林深处,藏着一位听力二级的土家族残疾人创业者杨万进的奋斗故事。2019年,他在这片土地上种下黄桃幼苗,让原本种植猕猴桃的产业基地焕发新生。历经六年耕耘,用汗水浇灌出锦绣桃林。如今,果园年产鲜果20万斤,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年产值约70万元。这场从猕猴桃到黄桃的产业转型,不仅浇灌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更见证着残疾人创业者以残缺之躯开拓出的致富之路。

与桃林共生的,还有残疾管护员杨国文的坚守。他用独臂丈量林间的每一寸土地,六年如一日巡护林间,因常年触摸枝干结出厚茧,掌纹间镌刻着桃树生长的密码。“3月份开花,6月份挂果,7月底采果。”说起桃树生长周期,他比谁都清楚。每天清晨6点,他便沿着巡园路线查看病虫害,那些被摸得发亮的枝条,见证着最动人的坚守。

近年来,基地通过精细化管护提升黄桃品质。从科学修剪果树树形,到精准疏果控制产量,每个管理环节都精益求精。桃树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前期的除草、施肥到后期采摘,基地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桃树栽上之前我就在这管理,现在已经六年了。我家离黄桃基地很近,一个月能增加1000块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管护人员杨国文说。

未来,岑溪乡将深挖桃产业潜力,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产业体系。同时,依托桃林景观打造生态旅游路线,形成“春赏花、夏采果、秋酿品、冬修剪”的四季体验模式,让“桃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带动更多乡亲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共绘产业兴、乡村旺的振兴图景。   

(记者 姚华顺 通讯员 杨丽华 文/图)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