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雁优秀作品选刊】活着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24级大数据技术(1)班 马伟民

君可见,初春的第一缕暖阳洒向大地之际,百花齐放?君可见,大雪漫天之际,寒梅盛开,独艳于凛冽寒风天地?无论百花齐放,还是寒梅独开,皆为生命彰显。而于人来说,又何为生命,活着的意义又是如何?是屈原身投汨罗江报国之无畏?是李白身归自然,诗传千秋,于后人颂扬的豪迈?是近代先烈以生命铺平当今盛世大道的信仰?

近日,反复细读《活着》,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活着》通过主人公福贵的视角,讲述了一段从20世纪初期到80年代的故事。福贵原为当地的地主之子,娇生惯养,阴奢糜烂,嫖娼赌博,最终败了家产,其父也气疾而终,昔日地主沦为佃户。自此,福贵也开始了他的艰难生活。然而,命运并没有就这样而放过他:在为母求医过程中被抓捕充军,后在战场中侥幸存活。归来之际,他发现母亲早已离世,家中只剩下妻子和一对儿女。再往后,儿子夭折,女儿难产身亡,妻子也在疾病和儿女双亡的痛苦中离世,女婿还意外身亡,就连最后的孙子长根也先他一步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老牛独自活着。

我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从贵家公子沦为苦难之人,如此大的落差,加上生活中各种意外接连而至,他还能坚毅地活下去?有人说《活着》是一部极端的悲剧,甚至有些脱离实际,不值得歌颂。但作为余华笔下震撼人心的作品,它所反映的背后的深沉,一定有其价值所在。富贵的生活经历,可能会让更多普普通通的人更加能够理解活着的意义。其实,对生命的珍视,对现实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足以让很多人变得更加坚强,尤其是那些不珍视生命,对现实难以接受和对未来不再有期待的人。

人为什么而活?这永远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而又永无止境的话题。我想到了贝多芬、海伦·凯勒、霍金、史铁生、张海迪……他们生来便是生命的冬天,却又因精彩的“活着”而流芳世界。他们以残缺的身体拼出令人望其项背的成就,生命迎来灿烂的春天。我又想到毛泽东、邓小平、李大钊、陈独秀以及无数的革命先烈,这些为了改变国运而拼搏奋斗的人们,通过自己的热血融化了近代衰微的国运,使人民、国家和民族迎来了盛世。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人生就是一个生命的从开始到结束。愿我们所有人都振作精神,珍惜生命、珍视身边所有人,想把人生过得有意思,把生命涂出诗意感。因为,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