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采摘羊肚菌
随着春节临近,黔江区当地利用冬闲土地轮作的5000多亩羊肚菌“抢鲜”上市,陆续迎来收获季。趁着好行情,人们加紧采收羊肚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满足春节市场供应。
记者在石会镇看到,连片的菌棚分布在山谷间,进入棚内,一簇簇、一朵朵羊肚菌铆足了劲儿,错落有致地探出头来,长势喜人。人们穿梭在菌垄间,娴熟地摘下成熟的羊肚菌,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羊肚菌基地负责人聂明亮说:“我们今年流转土地350亩种植羊肚菌,因为下种早,保温措施到位,没有受到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今年的羊肚菌采收时间比过去提前了一个多月。目前,我们主要以销售鲜菌为主,每斤能卖到150元左右。”
近年来,黔江区利用海拔和气候差异,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盘活冬闲土地,发展“羊肚菌+粮油作物”轮作模式,并通过错峰种植,延长采收周期,持续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亩产效益。随着平坝河谷地区的羊肚菌“抢鲜”上市,当地正加紧采收,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供应春节市场。
聂明亮表示,羊肚菌口感醇厚,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在春节前上市的新鲜羊肚菌价格也更高。目前,每天可以采摘鲜菌250公斤左右,高峰期的时候,每天可以采摘1500公斤左右,仅重庆市场就供不应求。整个春节期间,黔江区境内均有羊肚菌上市销售。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从2015年起,黔江区把羊肚菌作为特色生态品牌持续打造,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当地羊肚菌种植面积保持在5000亩左右,年产值突破1亿元。在春节期间,黔江区大约有4万斤羊肚菌上市,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
(记者 田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