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曾山娟 文/图)近日,黔江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团队在山东支医专家唐和磊,以及该院柔性引进专家的指导下,运用有创辅助通气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危重新生儿。
12月15日凌晨,一早产儿(胎龄36+4周)因生后1小时出现呼吸困难入住该院新生儿科,入院后立即予以清理呼吸道、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儿无创辅助通气后呼吸困难改善不明显,仍有明显气促呻吟、面唇发绀,伴吸气性三凹征,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科室专家团队充分评估后,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症支持治疗。
经过一周多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患儿已成功脱离呼吸机,于12月24日康复出院。这是黔江区妇幼保健院首例运用该技术成功治疗的小年龄段危重新生儿,标志着黔江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治疗救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了解,自公立医院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来,黔江区妇幼保健院高度重视新生儿科的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病房布局,为患儿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配置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T组合复苏器、空氧混合仪、新生儿转运暖箱等先进设施设备;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钟晓云教授,每月至该院进行学术讲座、技能培训、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以及远程诊疗等;
加强人才培养,先后派送多名医护人员至重庆市儿童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专科进修学习包括PICC置管技术、有创辅助通气、床旁超声检查等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技术;
注重医联体、专科联盟体系建设,加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远程合作及湘鄂渝边妇幼健康服务联盟等。
通过采取以上系列举措,黔江区妇幼保健院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使用无创呼吸机成功救治24人次,使用新生儿转运暖箱向市级医院成功转运3人次。
“我院作为区域性妇幼保健中心,主要围绕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开展医疗保健服务。一直以来,科室团队严谨务实、开拓进取,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注重个体化治疗和全面化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技术能力和临床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黔江区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该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