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的幸福味道

“呦!肉香味飘到屋外头来咯。”

12月20日上午10点,87岁的老人冉井元一路溜达来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刚进院门,就乐呵呵地和大伙打起了招呼。

“猪肉昨天刚买,萝卜早上刚挖,锅里炖了好一阵。”老年食堂负责人吴长秀迎上前,缓缓地搀扶冉井元进屋,随手又递上一杯热茶,“屋里暖和,先坐坐,12点准时开餐。”

说话间,前一天预约的一辆老人免费助浴车停在了食堂外。

“量血压、按摩、理发、助浴全免费,都去试试。”不一会儿,吴长秀又招呼老人们排队体验。

“老伴走得早,孩子们平时不在家,我也年纪大了,现在把食堂当第二个家。”一边理发,冉井元一边和理发师唠起了家常,“食堂就在家门口,饿了走几步就能到;无聊了随时都能找到老伙计聊天,一点也不孤单。”

办老年食堂,村里头一回。

酉阳自治县小河镇小岗村是劳务输出村,全村4098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1000人,而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有1300多人,养老问题是个“老大难”。

去年4月,响应县政府号召,村里办起了老年食堂,推行购票用餐制,每日售中餐,每餐5元,每天两荤两素不重样。

“开办食堂是盼着老人们有个聊天、吃饭的地儿,可要办成却不容易。”吴长秀回忆说,做饭的厨房有,可没有合适的饭桌;瞅着食堂马上办起来了,却苦恼没人来运营;一餐售票仅5元,不少老人质疑食堂难以持续……

村上组织村民开了一次“诸葛亮会”,难题解决了。

把闲置课桌两张合一张备用,找来工地用的木板切割后盖上,简易的餐桌有了;18位热心肠的村民组成义工,每天抽空来食堂切菜、洗碗、打扫,运营的人有了;食材坚持“就地取材”,价格实惠、品质放心,还鼓励村民以菜换票,尽可能节约成本。

食堂开办第二个月,县民政局、小河镇政府、慈善机构和热心村民共同发力。通过政策支持、社会捐赠等方式,累计筹集20余万元建设资金。两个月后,改造升级后的老年食堂占地600平方米,理疗室、标准化厨房、老人活动室一应俱全,服务覆盖周围 3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

“开饭咯!”

“菜饭管够,多吃点。”

……

中午12点,4名头发花白的义工一边招呼老人落座,一边端菜、盛饭。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定睛一瞧,萝卜炖猪脚、小炒肉、清炒豆角、白菜豆腐汤4个菜盛了满满四大碗,四张八仙桌坐满30多名老人。

“难办的事,不仅办成了,还办好了。”负责食堂财务审计的义工曾志华取出一沓登记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位老人的用餐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4月至今年11月底,小岗村老年食堂累计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11667人次的供餐服务。

“小食堂,大民生。”县民政局副局长石敦常介绍,聚焦“一老一小”,在全县39个乡镇(街道)278个村(社区),依托便民服务中心、闲置小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全覆盖开办老年食堂,积极探索“可观、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努力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这不,刚服务完老人们用完午餐,吴长秀又张罗大伙儿走进食堂旁的阳戏传承所观看阳戏表演。

谈及未来,吴长秀笑着说,“接下来,我们还要以老年食堂为基础,继续探索建设日间养老服务互助点,努力让村里的老人养老不出村!”

(记者 文梅 通讯员 冉川 文/图)

编辑: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