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乡村发展“四大难题”
本报讯(见习记者 储潇 通讯员 彭媛)12月9日上午,由农工党中央社会法治与联络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3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从乡村治理到乡村经营: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致辞。酉阳自治县委书记祁美文作为县级嘉宾代表参加会议,并在圆桌对话环节围绕“乡村经营中的多元力量”主题作交流发言,分享酉阳共富乡村探索实践的经验模式和示范推广价值。
祁美文在发言中说,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补齐的短板。酉阳作为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作为“源头活水”,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用好“千万工程”鲜活教材,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着力破解乡村发展缺能人、缺资金、缺市场、缺信息“四大难题”,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协作,在何家岩村等15个村探索“制度先行、运营前置、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共富乡村合作社模式,实行一村探索、连片示范、全域推广,不断丰富农村经济新业态,拓展乡村发展新空间,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的共富乡村新路子。
祁美文表示,总结共富乡村建设酉阳实践,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创。
党委把方向,防止无序建设、无效发展。党建统领、思想引领。把党建引领作为支撑和保障,发挥驻村干部、村组干部、老党员等带头带领作用,引领广大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全域规划、因村制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坚持因村施策,深挖乡村优势资源和发展潜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好乡村环境提升,引进培育共富业态,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整合资源、社会共创。统筹用好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帮扶资源,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形成全社会共创的强大合力。
政府搭平台,防止大包大揽、事事都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做好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公共设施建设,开办老年食堂,更加关注“一老一小”,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搭建数字信息平台。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提高乡村智治水平。搭建品牌共享平台。突出高山生态有机、绿色安全健康,创新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为乡村经营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农民当主角,防止政府在干、农民在看。干就有效益不干只保底。把农民作为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鼓励村民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创业,全过程参与乡村建设发展。资源要盘活经济才搞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丰富和发展乡村业态,推动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集体增实力。生产生活化生活效益化。
只有创新业态才能放大价值,只有收益延展才能群众满意。组建共富乡村合作社,用好以工代赈,优化利益联结,分类制定业态收益分配比例,最大限度把利益留给农民和集体经济,大幅提升农民在第一次分配占比,改变“企业赚钱、农民保底”,把利润让给农民、成本收归集体。
只有专业人才才能支撑经营。坚持专业机构陪跑、干部长期陪伴、农民持续培训,从本村大学生、外出务工能人、创业成功人士中选育培养乡村CEO,组织动员本地农村劳动力参与专业技能培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乡村资源运用好、管理好、发挥好。
农业农村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农工党中央各专委会、基层治理模式典型省份农工党省委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