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好“三道题” 凝聚“三股力”
黔江区公安局探索派出所运行机制改革新模式
2023年7月以来,黔江区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派出所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实战导向,按照组织机构、属地服务、职务职级、个人待遇、培塑体系“五不变”原则,探索实施“中心所”“基础所”改革新模式,解好警力分散、防控不强、基础薄弱三道题,凝聚基础管控力、队伍战斗力、体系支撑力,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做“加法”强“聚合”
集中集约凝聚基础管控力
“基层派出所警力薄弱,既要搞好基层基础工作,还要办理户籍、巡逻防控,维护好辖区治安秩序,警事分散警力不够,有时候难以下沉到村(社区)。现在两个派出所相加,警力和警用设备相对比较集中,各项事务可以各自专人负责,基础管控力更强。”白石派出所副所长杨凤山说。今年以来,黔江区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综合分析近三年人口、警情、基础工作量等29项基础数据,结合省界、边区等因素攥指成拳“加力量”,设置9个农村中心派出所,统筹10个基础所工作,保持11个派出所原运行模式不变,共集约警力30余名。下沉20名机关警力,全面落实派出所和社区民警配置“两个40%”的标准要求,有效缓解警力闲置与警力不足的矛盾,促进社区警务“沉”下去“专”起来。
针对符合条件的城区五所规范运行“两队一室”,其余所参照“两队一室”定岗定责“加执行”,强推社区民警专职化,明确了基础所工作日至少“1名民警+1名辅警”在辖区主抓基础工作、就近就地接处警、开展户籍业务和保障辖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集约力量统筹开展重点难点任务攻坚。2023年以来,全区“一标三实”大会战采集(维护)信息38.5万条,入户覆盖率完成99%,录入矛盾纠纷5600余起,成功化解5500余起,化解率97%,电诈发案同比下降14.6%,“民转刑”“刑转命”实现零发生。此外,分类施策“加保障”,按照“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要求,一所一策,全面优化后勤保障、警力配置。保障800余万元用于食堂用餐、警服清洗和派出所“五小”工程建设,新增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10个,购置电动警用摩托车32辆,购买、租赁新能源警用汽车12辆,基层基础能力进一步增强。
做“减法”促“松绑”
降压解忧凝聚队伍战斗力
“原多数农村派出所仅有组建两个值班组的条件,民警一年回家时间不足50天,工作节奏持续紧张。现在节假日及周末值班备勤由中心所统筹,民辅警回家休息时间平均增加37.5%。”黔江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有规律的轮休,能最大程度照顾到家庭,在岗工作期间也能集中精力,战斗力明显提升,现在的降压减负机制比较合理。”辅警郑江峰说,实行农村“中心所”“基础所”改革后,原综合运行的30个派出所优化至20个,明确基础所警力及社区民警不参与工作日值班备勤,日常工作量更加饱和,增加民警休息时间,实事求是着力解决基层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值班备勤减负,考核松绑减压,激励聚力减忧,以“松绑”激发全体民辅警干事创业的激情。同时,突出专业化、协同化、差异化,全面推行预防警务,对标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公安局党委决策部署,建立社区警务量化考核机制,推动工作重心转移到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上来。
以“乘法”增“弹性”
穿透末梢凝聚体系支撑力
“改革后,警力充足了,但中心所的辖区面积变大,出现出警远的问题。但我们积极加强‘义警’队伍建设,充分融合村(社区)网格员、和村(社区)干部等基层力量,组成最小应急作战单元哨点,防控及时且到边到角,凸显基层防控‘颗粒度’。”黑溪派出所所长刘国峤说。“解决好个别情况、特殊问题和极端因素,形成融合型全要素服务群众也是改革的难题,以共建共享共治穿透基层末梢,推动整体公安工作打通贯通,强化体系支撑力,形成乘式倍增效应。”黔江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推进改革以来,黔江区公安局把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与当前重点工作融合,找准卡点堵点断点,跟进重点难点,注重体系再构、业务再塑、能力再造,不断增强平安建设体系弹性。
充分考虑到改革后基础所辖区可能面临的社会治安反弹风险等问题,黔江公安深度融入基层智治体系,坚持组织机构不变、属地服务不变,加强显性用警、全力打消党政顾虑,争取最大支持。并深入解读“四级联动、多跨融合、合成作战”机制,城东派出所试点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室,黑溪中心派出所试点运行社会基层治理最小应急作战单元等,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通过“警格+网格”开展接处警先期处置、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
同时,深度融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主动适应“情指行”实战需求,将警力按必巡点、必巡线全天候摆布街面,实现巡防处一体化,出警到场反馈平均提速5分钟。7月以来,治安、刑事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1.84%、51.79%,街面多发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4.72%,八类暴力犯罪、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现案破案率100%。此外,深度融入数字警务建设,围绕派出所“两队一室”功能,研发应用模块,全力保障数字警务建设,改造城区所综合指挥室,为“看得见、呼得通、调得动、控得住”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建成智能前端镜头1900余个,全区自建加整合接入视频监控共计2.4万余路,基本实现“重点道路全封闭,重点区域全覆盖”,数字警务与基层基础工作互融共进,实现警情实时分析研判、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社会治安实时感知,全要素服务群众。 (通讯员 许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