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马黔江赛区】发挥绿色生态优势 打造黔江特色产品

“羊肚菌”有了出口通行证,黔江鸡杂最早可追溯到唐朝,五倍子野生蜂蜜成了养生新宠,马喇贡米远播四方……近年来,黔江区借助绿色生态优势,加大对全区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知名品牌。

春来第一鲜

“羊肚菌”出口北美市场

春来第一鲜,最美羊肚菌。

羊肚菌破土而出。

羊肚菌作为黔江区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每年10月播种,待到来年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之际,宽敞明亮的阳光大棚里,就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羊肚菌撑着一把把褐色的“小伞”,鲜嫩肥厚、长势喜人,彰显出一片春日好“丰”景。

9月20日上午,黔江区首批800多包优质羊肚菌在黔江海关工作人员查验合格后装车,它们将经由西部陆海新通道运抵深圳口岸,通过海运发往加拿大,黔江实现羊肚菌首次出口。

黔江出口的第一批羊肚菌,产品质量经过严格把控,符合海外市场的要求。为更好助力黔江羊肚菌走向国际市场,黔江区商务主管部门和海关优化出口通关流程,创新推出“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帮助羊肚菌龙头企业获得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顺利拿到出口“通行证”。

羊肚菌实现首次出口,是黔江海关聚焦企业需求,围绕出口食品基地建设、备案申请、质量安全追溯等环节,持续强化通关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下一步,黔江海关相关领导表示,将继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羊肚菌等更多“重庆产”特色农食产品走出国门、扩大出口。

当前,黔江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黔江区羊肚菌的“金字招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接下来,黔江区将依托“黔江羊肚菌”品牌,建成以水田、白土为核心的羊肚菌示范基地10000亩,建成“中国武陵山食用菌交易中心”,打造“武陵菌都——中国羊肚菌之乡”,为黔江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夏来第一爽

“黔江鸡杂”历史可追溯到唐朝

夏来第一爽,“人间美味”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长桌宴。

一张桌、一碗酒、一锅鸡杂交朋友,这是长久以来黔江特色饮食的一个文化符号,土家族喝酒用大碗,交友待人气质豪爽。漫步濯水古镇,眺望阿蓬江,碧水掩映,微风徐徐,如山水画般的古镇房屋映照在江水之中。岸上,三五成群的游客围着桌子,品尝着“人间美味”黔江鸡杂。江面上,几艘游船在碧波中穿梭。此刻,濯水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游人身处诗情画意中,享受着阵阵凉风,喝着啤酒,细品“人间美味”黔江鸡杂,一种爽感涌上心头。

在黔江的大山深处,溪水潺潺,山雀鸣叫,村民们揭开泡菜坛盖,早已酸味浓浓的酸姜、红萝卜、豇豆,从坛中夹出来,成为鸡杂的配菜,在柴火灶上爆炒,那“人间美味”飘向山腰。

黔江鸡杂不仅是一道菜品,更是黔江的一道特色文化和历史,这一道美食被誉为“人间美味”,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沉迷其美味滋味。

鸡杂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据传,二十世纪初,这个美食家喻户晓,在当地农村人家里也非常受欢迎。其美食秘方就藏在黔江当地山区,而村民们也舍不得泄露这些秘密。

黔江鸡杂,需要特殊的烹调步骤和口感把控。有时甚至会在杂质最少的清晨收摘鸡杂,用温水泡洗,反复沥干,再加上葱、姜、蒜等秘制香料调味。煮制妥当后再用香辣豆瓣酱、花生、芝麻等特色佐料腌渍,以增加辣味及回味的层次感,最后再放入特制的大油锅中缓慢炸制而成。

黔江鸡杂制作符合了传统手工艺的定义,这正是其最具文化价值之处。而黔江的鸡杂,与当地民俗、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在黔江,每逢全家人团圆或者特殊喜庆场合,桌上就会端上一锅鸡杂,吃着不仅美味爽口,一定程度上也诠释了家人的“团圆”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秋来第一甜

五倍子蜜成养生“新宠”

谁获秋来第一甜,笑迎亲朋送蜜来。这句朴实的话语,诠释着黔江人民的憨厚与热情。

土蜂蜜正在榨取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给人留下了不少遐想的空间。“好花开在高山上,小小精灵送蜜来。”这句顺口溜出自大山里的养蜂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有“小精灵”之称的小蜜蜂,好似山中仙人之宠,酿蜜赐福人间。

处在北纬30度的黔江,有着很多奇特和神秘。每当三伏天过后,漫山遍野的五倍子树就像吊脚楼上的姑娘,从山中使劲探出头来,那一簇簇花朵,在山间随风舞动,招来一只只蜜蜂,奏着嗡嗡的乐曲声,一起欢快地舞起来。

初秋时节,正值蜂蜜采收时节,走进黔江区的灰千、八面山、五福岭、三塘盖等纳凉胜地,随处可见乡间小路两旁摆满了蜂箱,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蜂箱飞舞,蜂鸣阵阵。养蜂人穿戴好防护服,打开蜂箱取出蜂巢,一会儿,那清香怡人的蜂蜜就从木桶中取出来,而这也正是黔江区的特色产品“五倍子”土蜂蜜。

五蓓子花开正旺,蜜蜂飞舞忙着采蜜。

黔江区森林资源保存完好,蜜源较为丰富,是个绝佳的养蜂区域。而五倍子蜂蜜是由中蜂采集了药材五倍子的花蜜酿造而成,其色泽略深,香气宜人,富含葡萄糖、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肺降火、润肠通便、抗菌消炎等功效,食用后可起到助消化、增强抵抗力、缓解疲劳等作用。而五倍子蜂蜜广受大众欢迎的背后,是黔江区多年以来苦心摸索结出的硕果。

冬天第一香

马喇贡米好客远播四方

古人曰:冬来第一香,白花花的大米居第一,真金白银也无法相比。

马喇贡米品牌包装。

大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从亚洲到世界各地,大米被喻为“百谷之王”,见证了农耕文明的传承与演进,见证了土家山寨用“香喷喷”的米饭待客的真诚。

来自黔江区马喇镇的“马喇湖贡米”,重庆市黔江区的特产之一,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马喇湖贡米外观饱满均匀、长粒形、米粒油浸,米饭松软有弹性、清香回甜,冷饭不回生。

一提起马喇湖,就会联想到贡米。相传,古时候马喇的大米,被当地土司用作进贡朝廷的地方特产,为马喇赢得了“贡米之乡”的美名。

马喇镇海拔在800米以上,气候高寒,东西两边都是高山,阳光充足,在水稻生长期,能充分吸收并储存养分。

为什么马喇湖的大米与众不同?除了归功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也离不开黔江区委区政府始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生产这条底线。当地党委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抓紧抓好春耕春播的相关工作的同时,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生产,确保种植面积和产量能够稳定和提升。

马喇稻谷收割现场。

马喇湖贡米也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种植的过程中,当地更加注重绿色和生态。“我们马喇人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田里使用的是有机肥,用的是绿色防控标准和人工除草,从来不打除草剂。”一位姓兰的村民说。

在“马喇贡米”有了名片之后,邻鄂镇高坪村的千丘田大米,五里镇的鲜磨香米等也相继有了特色产品名片,名气远播四方。         (记者 龚节品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