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宁: 8年坚守大山 撂荒地变“油田”

“谁也想不到,在这个地方,还能结出优质油茶果,产出这么好的山茶油!”近日,在黔江区中塘镇胜利村的一处油茶基地,在路边割草的王会说,现在的胜利村,才是真正走向了胜利。

荒山披绿、茶果流油,是胜利村八九组村民共同见证的硕果。

黄宁介绍一株可采摘30公斤的“湘林40号”油茶品种

胜利村八九组,是一个四面山高坡陡、地势险要的一个边远村落。这里坡面有多陡,山顶桐树上掉落的桐子,可以滚落山下的溪谷里;这里地势有多险,戴帽的不敢望山顶,一望帽子要望脱。用“穷山恶水”形容这里的地貌,毫不夸张。

“要是村里没有能干的年轻人撑头,想改变这里确实很难。”向翠兰口中能干的年轻人,就是黄宁。

随后,记者采访了这处油茶基地负责人黄宁。

执着改变家乡

回村种植油茶

“我经历的工种比较多,早年也是抱着能走出大山,不得已才出去闯荡。最后是‘兔子满山跑,仍回现窝窝’。”黄宁风趣地说。

据了解,黄宁家住胜利村9组,自高中毕业后,便到黔江通用机械厂当翻砂工,不到半年就辞职。辞职出来先后经营家电维修、水电安装、餐饮服务、工程建设、经营农用车等。虽然在每个行业做的时间不长,但他在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下一笔财富。

展示红花大果

村里居住环境恶劣,也没有上手的产业。村民周而复始、按部就班地在责任地种上红薯、洋芋和苞谷,要是遇到风调雨顺,一家人还能糊得住嘴。要是遇到天旱和下暴雨,农作物不是被干死就是被洪水洗劫到山下。因此,村民都纷纷外出打工,导致村里撂荒地越来越多。

“以前,就是在外面做1000元一个月,都比在家划得算。在家还要靠天吃饭,把肥料种子钱除了,一家全年都做不起1000元的收入。”在油茶基地务工的王辉把之前在家和打工的收入作了一个对比。

在外打拼20多年的黄宁,看到山上越来越多的撂荒地,他有改变家乡的想法。把这些撂荒地用来做啥,他心头也没个底。2010年,黄宁将家乡的泥土分装成几个方便袋,找到西南大学有关专家对土壤进行测试,看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产业。测试结果:适合发展茶花、紫薇等观光产业。

“当我看到这个结果后,心都凉了。在那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地方种些花花草草,有谁去观光,再说收入从哪里来。”黄宁只好放弃。

2012年,黄宁去湖南省麻阳县祭祖,一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让他开了眼界,便向当地种植户了解种油茶的效益。

“既然可以种茶花,就完全可以种油茶。”黄宁说,他当时又燃起回家创业的希望,便找很多油茶种植户要了联系方式,决定回到村里种油茶。

黄宁在油茶基地查看茶果的长势

黄宁还先后到湖南、广西、安徽等地的油茶基地考察,随后流转胜利村八九组村民的荒地1200亩。2015年11月,黄宁先后从湖南、安徽、广西引进4个不同系列的油茶品种进行种植。

探索套种模式

实现增产增收

“其实,我们老家的山上到处都是野生油茶,每年开花结果,就是结的果子有点小。”黄宁说,他是在山上长大的,每年春季都要在山上找茶泡吃。甚至哪一面山、哪一棵茶树上的茶泡好吃,他都了如指掌。所以,他对回到村里发展油茶产业特别有信心。

2018年,黄宁的油茶基地已扩大到3500亩,涉及八组、九组117户村民的撂荒地。

“土地流转后,有土地租金,还能分红。又能到油茶基地打工。要是黄宁早回来几年发展,他也不至于去外面打工。”王会说,他就是因为外出打工右手食指搞残废了,左大腿被石头压断了,至今不能干重体力活,黄宁便安排他清理基地边角上的杂草,一年有近2万元收入。

种油茶基本要4年才挂果,5年正式投产。期间,黄宁在油茶基地套种了洋芋、红薯、黄豆等农作物,还养殖有土鸡和100多桶蜜蜂。

黄宁介绍新厂房内的设备

“套种农作物,既可以增收,又减少油茶基地杂草的生长。养蜜蜂是为油茶在开花期间,通过蜜蜂来授花粉,让茶果增产增效。”黄宁说。

1亩油茶进入旺龄期可采摘2000公斤鲜果,烘干后可榨取近100公斤茶油,产值达2万元以上。

油茶基地建起后,中塘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区级相关部门修建基地水泥路5.7公里、山坪塘5口、接通电源,并解决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又硬化到油茶基地的公路,并安装防护栏。

“进山的公路硬化后,在茶花盛开季节,山上白茫茫一片,城区市民陆续前往这里拍照和抖音视频。”黄宁说,这是自油茶基地建起后,山上才生机蓬勃。

从油茶开始投产,黄宁就为将来生产的山茶油注册了“山巴弩”商标,采用传统榨油小作坊的加工方式,自己加工茶油。并将加工出来的茶油销往全国各地,2022年实现茶油产值400万元。

收购茶果加工

做大做强产业

随着全区不少乡镇、街道大面积发展油茶,小作坊派不上用场了,黄宁计划建一个大型的山茶油加工厂房,满足区内、周边区县及武陵山地区的油茶籽加工。

2023年,黄宁在当地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投资800余万元,在集镇附近建起近7000平方米的大型茶油加工厂,全年可解决附近30余村民在油厂务工。

黄宁介绍加工的山茶油

“新建的加工坊仅是机器设备都花去200多万元,是一个年加工茶油400余吨的量,需要生果1万余吨。”黄宁说,目前全区有24个镇乡(街道)种植有4万亩油茶,投产后可采摘鲜果约2000吨。

根据油厂的加工量,黄宁除了动员各镇乡(街道)的农户发展油茶外,他还要面向武陵山区大量收购茶果加工。

“种油茶短期内见不到效益,一旦挂果后,效益就来了,并且比其他种植和养殖业的效益都高。”黄宁有信心把黔江的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中塘镇党委书记谭春柏提到返乡创业的黄宁时说:8年躬耕于大山,黄宁是一个守得住清贫的创业人。他能在8年时间,将胜利村八组、九组的撂荒地,变成一片片生产茶油的“油田”,不仅解决村里土地的撂荒,还解决当地留守家庭、脱贫家庭、残疾家庭人员实现就近就业,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中,他为中塘镇继脆红李、猕猴桃、绿茶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又新增一个响当当的山地特色品牌。

黄宁为家乡特色产业发展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22年,黄宁参加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举办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领雁”项目的培训。其公司和个人先后被表彰为“黔江区农业产业化区级龙头企业”“黔江区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