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文苑】摘秋记

◆张红

躲秋、晒秋、摸秋三个习俗,或许能表达人们对秋意的理解与敬重。秋分躲秋,有“立秋不躲秋,秋冬是非多”之说,窃取顺势而为之意,晒秋、摸秋是艺术化表现人们丰收喜悦的心情,越晒干劲越饱满,越摸心情越爽朗。

由此,三个习俗既带着对秋的喜爱,又怀对秋日暖阳炙热的回避。于我,受《武陵都市报》首席记者杨敏《晒秋》图片诱惑,便驱车三小时,到鞍子镇红星村朋友家小住几日,去拾隐藏于记忆深处秋收的感动。

有准备、有目的而去,定为摘秋之旅,果然不虚此行。

山里早晚凉,白天太阳明晃晃,热度不减,心里发慌。寨里有一凉风洞,朋友说以前在洞里放电影,《小兵张嘎》等影片伴随成长。遂将疲劳丢一边,直奔凉风洞,攀竹登六七十米土路,洞口豁然开朗于眼前。洞高百米、长二百余米,凉风习习。洞内有炼硝遗址,其中千秋田最有特色,田有水,似镜,田埂硬,走在上面还有点心虚。洞的出口有一壁石墙,有防御功能,远观风景这边独好。在这儿,秋的躁动被吹得无影无踪,心和洞一样宁静。

一夜的沉寂,心飘罗家坨苗寨。头顶烈日,行走在寨间,仿佛进入了色彩斑斓的世界,户户房前金灿灿的包谷子、火红的辣椒、黝黑发亮的豆蔓,令人欣喜。丰收女神苗妹香香深情动人的祝福以及美好的传说,把秋意滋润得栩栩如生。

今秋,第一缕豆花香弥漫着亲情,融合酒香持续轻唤心房。见友有朋友来,其妹、表嫂悄然无声各自去拣新豆,石磨推、草灰点,一硬一软两钵豆花在八仙桌呈现,沾上铁锅炒糊的红辣椒与大蒜剁成的配料,入口即化,爽到胃底。兄妹情,不分你我,你的客就是我的客,一直见证羡慕且不多见的如此感人亲情。

表嫂熟练操作机器打苞谷,略显苍老,交流不多。据说,她很能干,用心照料多病的老公,把家庭操持得有板有眼,似香香附体,不得不让我想起翠翠,忙碌的她也就是心安的翠翠了。

友是才子,更是响当当新闻写作高手,以前是拿笔抒写人生,现在为照顾年迈的母亲常回乡看望陪伴。小投入改造老屋,去时临近尾声,搬砖、拌砂浆等,自个儿当作小工用,满头大汗乐在其中。不好喝酒的他,也能整上几口,对酌解乏、畅心迎客。高龄老母年近九十,仍不忘劳作,不时到菜园寻瓜,也把自制的糟海椒拿出来品尝。

山珍每餐不缺,坚持要去捡菌,体味林中的快乐。哪山哪岭生菌,当地人一清二楚,这几天少雨应无菌,劝大家不必去。友妻凭记忆带我们去碰碰运气,却收获满满。红菇、蜂窝菌等逃不出视线,尽收囊中,还意外捡了三朵大脚菌。晚餐,排骨炖菌,秋意不时在嘴里窜来窜去,吃得一点汤都不剩。

是晚,满心期待、无穷脚力,踏着树叶,闻着稻香,听着犬吠,望着星辰,不知不觉走了两公里路,仍不觉累。

清晨,阳光入房,收拾完美的心情,迎着秋日而归。沿途青涩的油茶果缀满枝头、偶尔可见的高梁笑弯腰、露头的荞麦含羞打望……一一诉说秋的故事。

车过鹅池,用心写下:“摘下夏日延续秋日的不宁,以平和心态让凉爽把心养好;摘下秋收丰收图景,不管是天赐的,还是人绘的,让肚饱口香心甜;摘下亲情友情,让点点滴滴随时触摸心灵、永驻脑海,让那份情成为前行的源泉。”

这个秋季,真的看到了苗妹香香,香香姑娘永远是最好的现实、最美的记忆。摘秋记永远定格在这一瞬间,任由你的愿望驰骋,重温平和、丰收、温暖。

摘秋三日,心灵底片无须曝光。三日摘秋,一帧帧照片跃动心间。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