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丹 实习生 张萧萧)这段时间正值烟叶收获的季节,黔江区的3.85万亩烟叶陆续进入采摘烘烤阶段,从烤棚到烟房,随处可见繁忙的丰收景象。一片片绿油油的烟叶,经过烘烤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8月3日一大早,记者在黔江区濯水镇堰塘村看到,烟农们早早地来到烟点,忙着分拣采摘好的烟叶。为了确保烤烟质量,大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选取烟株下部成熟度好的烟叶,经过分级、编烟后再进行烘烤。据介绍,堰塘烟点是黔江区濯水镇规模最大的烟点,为了保障烟农收入,这里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应烤尽烤。
水市烟站堰塘烟点负责人程知友告诉记者:“我们堰塘烟点总共有123个烤棚,目前已经全部投烤,总的烘烤时间大概是两个月,最高峰的每一轮次可以达到8万斤,我们总的烘烤数量是50万斤。”
在黔江区濯水镇,烟叶根据移栽时间和气候环境,烘烤时间约从7月底一直持续到9月底,每年的第一批烟叶通常质量最好,收购价相对较高。今年,镇村干部和烤烟科技人员手把手指导烟农做好病虫害防治和烟叶采摘,降低烘烤损失,通过技术支持和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烟叶品质,烟农收益也得到保障。
“我镇共种植了4000余亩烤烟,从7月下旬开始大规模烘烤,力争保质保量烘烤烟叶,从目前情况看,烟叶质量良好,预计能烘烤烟叶9000余担,实现产值1500余万元,带领当地6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万元以上。”濯水镇副镇长杨昶介绍道。
烤烟是黔江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当地始终把烟叶生产作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全区现有烤烟面积3.85万亩。目前,各产烟乡镇已进入烟叶采摘烘烤期,烟农们正抢抓有利天气,采收烘烤烟叶,按照生产计划,今年有望收购烤烟9万担,实现产值1.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