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新形势、新挑战,黔江区城东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以及治理水平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派遣工作人员进村(社区)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充分发挥矛盾纠纷“五强化”作用,积极打造矛盾纠纷终点站,高质量推动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摸排 当好矛盾纠纷“信息员”
3月10日,城东司法所干警在南海城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辖区一老旧楼房三楼和二楼两家住户,因房屋漏水发生多次纠纷,工作人员及时到现场察看,并与两家住户沟通,最后漏水点修复,同时也“修复”了邻里关系。
今年来,城东司法所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4场次,收集、预防、处理各类矛盾纠纷86件。
在具体工作中,城东司法所充分运用重庆人民调解APP、村居法律顾问小程序等司法智慧平台,以及街道、社区、组院、网格、楼栋五级“网络细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广泛收集矛盾纠纷信息;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司法所干警前往村(社区)、机关、学校、楼栋走访摸排,了解社情民意,延伸矛盾纠纷信息来源触角,当好矛盾纠纷“信息员”。
强化因材施教,当好法律法规“宣传员”
6月14日,城东街道某社区廖女士发现,14岁儿子未经她知晓,用两件黄金首饰在一家手机店换了一部新手机。城东司法所干警分别找到手机店主和廖某儿子,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未成年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条款等法律法规,店主同意收回手机并到金店去买相同重量的黄金首饰退给廖女士,廖女士儿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该起消费纠纷成功化解。
在调解中,城东司法所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创新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纠纷对象,“因材施教”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面对青少年,主要开展思想工作和守法教育、安全自护能力教育。面向其他群众,主要以“以案释法”方式引导学法、懂法、守法,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习惯。
强化解决民忧,当好保障民生“服务员”
2月9日,城东司法所干警在金桥社区入户调查工作中了解到,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辖区内河道整治重点工程被迫停工。民警和司法工作人员积极组织调解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通过共同努力,成功使这项重大惠民工程得以及时复工。
城东司法所积极聚焦当前工作中的突出难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关注群众急难愁盼事,通过走访调查掌握基层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敏锐发现群众所思,充分掌握群众所盼,及时搜集群众所求,准确分析群众所想,竭力满足群众所需。
强化及时主动化解,当好矛盾隐患“预报员”
5月24日,万某、杨某因为感情不和,在办理离婚手续过程中发生纠纷。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调解中,预判因孙某介入了这起情感纠纷,极有可能引发群殴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将孙某送离现场。
工作中,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坚持变矛盾纠纷被动调解为主动化解,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清单台账,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提前介入、尽早化解,防止因处理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不留隐患。
强化公平公正,当好矛盾纠纷“评判员”
5月7日,某小区居民刘某装修,影响到楼上住户杨某家儿子午休,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城东司法所在组织调解时明理释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阐释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刘某中午13时至14时期间停止施工,其余时间段正常装修,同时在施工期间做好噪声控制措施,减轻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一直以来,城东司法所严格执行调解工作有关纪律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恪守职业道德,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不办人情案,不吃请,不收受贿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做好当事双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记者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