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童西建 陈镇 石云川)今年来,黔江区住房城乡建委探索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创新调解工作方式方法,主动深入项目、企业、基层一线解决矛盾纠纷,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强化机制建设。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建设行业特点,充实人民调解组织,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和设备,安排2名专职人员负责调委会日常工作;组织行业内有威望、熟行业、懂业务、有经验的30余名同志,组建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有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强化流程再造。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完善了工作规则、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理谁处理”的原则,及时办理来访、集访诉求,实行“面对面、一对一”调处,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对网上来访诉求及时进行分类,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现场调处解决问题;落实专人对调处情况进行回访,主动了解掌握调解效果和调解诉求人的意见,使调解工作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人落实,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和有效调解率。
加大纠纷调处。防范化解建设行业重大风险为目标,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新模式,注重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人民调解员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将调解主阵地放到施工工地、开发小区、征收一线,现场调解矛盾纠纷38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员主动深入项目,开展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大调解专项行动,摸清问题症结,有效化解房地产和物业管理风险隐患。积极化解城建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服务发展、化解矛盾”的原则,对合理诉求积极解决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对不合规诉求进一步调查核实、掌握情况、耐心解释。
目前,区住房城乡建委共解决城建历史遗留问题12件;全面参与清欠维稳,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民工工资拖欠投诉11起,涉及474人;稳妥处理工程质量投诉,协调当事双方调解质量投诉15起,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