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吐出乡村振兴“丝”路

6月的金溪镇,青山绿水,白云悠悠。

走进金溪镇岔河村,漫山遍野的桑树染绿了田间地头,微风过处,随风摇曳,苍翠欲滴,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在脚下徐徐展开。

忙碌的蚕棚一角

早上8点多,蚕桑大户田海祥家的桑田里,七八位蚕农正在采摘桑叶,给蚕宝宝准备伙食。据了解,他们都是周边的村民,搭上种桑养蚕的“快车”,在家门口过上了“上班族”的生活,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采摘桑叶是多劳多得,5毛钱一斤,我们不慢不快地采摘,一个上午大概可以收入150元,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满意的。”村民田维淑称完刚采摘的桑叶,开心地说。

蚕棚内,蚕农正用快速收茧机完成采茧工作,将“长”满雪白色茧子的方格蔟放入采茧机内,茧子便乖乖滑下,整个流程下来,仅需几秒钟时间,不多会儿,采下的蚕茧便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雪山”。另一边的蚕棚里,新改建的四层式蚕台上,体白肥硕的蚕儿贪婪地吸吮着桑叶里的养分,这批春蚕也已经安全进入5龄期,即将上蔟作茧。

“我家种植了110余亩桑园,去年年产值40多万元,今年通过三冬管理、蚕台改建等工作,预计收益可达50余万。”谈起他的蚕桑事业,田海祥满脸笑容。

镇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近年来,金溪镇把蚕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来抓,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关注产业发展、农技专家实时提供技术指导、镇纪委做实专项监督,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细落实,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去年以来,金溪镇高质量完成蚕桑冬管、春管、蚕台改建等工作,助力蚕桑发展提质增效,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群众口袋“鼓”起来。

一颗桑、一只蚕、一粒茧、一根丝,金溪镇将小蚕桑织出大产业,全镇现有桑园面积9552亩,小蚕共育室17个,室外养蚕钢棚3500个(14万㎡),建成现代山地蚕业基地。去年,全镇养蚕3734张,产茧2673担,实现单产35kg/张,产值634.85万元,年户均养蚕收入6.48万元,蚕桑切实成为金溪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第一产业。

“蚕桑发展用时短、见效快,我镇将持续按照产业规模化、小蚕工厂化、大蚕省力化、科技赋能智慧化、效益最大化的思路,量桑养蚕、提高亩产单产,狠抓产业发展,让蚕桑产业真正‘破茧成蝶’,成为我镇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金溪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蔡肖霞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