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文苑】黎水

◆赵绪红

用一些粗糙的文字,感知黎水。

遥远的炎黄时期,炎黄联盟部落打败了黄河流域历山(据说也称黎山,现叫中条山)一带黎姓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从此九黎族就变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由于九黎族以黎为姓,黄帝便称他们为黎民。其他姓氏的平民称为百姓,便于区别。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迭,黎民、百姓的概念逐渐模糊接近,意思同义,泛指普通的民众。

在黔江区作协、重庆市散文学会黔江分会组织去黎水镇开展文学采风创作活动的小汽车上,睡意朦胧中我试想,黎水之名之“黎”字莫是与此由头有关?那么黎水之名之“水”字又来自什么典故?于是怀着好奇的心境观黎水,闻黎水,品黎水,悟黎水。

从小南海、蛇盘溪的绿幽中,左旋右拐,翻越至朝天拐“邃美黎水”迎客亭,将浮想联翩的睡意抛出脑袋,歇足极目远眺,只见日出绚丽,远山如黛,祥云缭绕。似梵高的油画,耳边还有凉风吹过留下的梵音。两山地势高耸,筋梁向下大幅度斜滑,中间夹一蜿蜒曲折的溪流,向薄雾迷茫的远山深处游去。这就是流经黎水镇所在地的——黎水河。黎水河是黎水镇的母亲河,发源于皇后寨下黄泥村崩垮溪,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1.3公里,落差200米,流量充沛,在五里峡处汇入郁江。沿途滋养着黎水镇八九千土家族苗族等各族儿女。我又试着臆想了,这可能就是黎水镇之名之“水”字的来历吧!黎水,黎民之水,润泽黎民百姓之水。黎水河是一条既平凡又了不起的河流,上游连着皇后寨,下游汇入五里峡,把黎水镇的两大美景以水相连,以邃美的姿态展览黎水镇的富庶美好。

皇后寨,是盘古开天辟地时镶嵌在黎水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形状如一只巨手把地表的石头泥土垂直抓了几把,指缝间挤出筋梁,堆积而成。上亿年日浴、雨洗、风化,形成现在这险峻峰峦。海拔1300多米,寨周悬崖绝壁,寨围方圆面积7.8平方公里。遥望雄姿,有巍峨之感,特别是晨雾或晚霞时,山峦峭壁半掩在烟岚雾气之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显得仪态万千,灵气十足。生活在这里的黎民百姓,被绿意云雾簇拥着,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寨门处建有寨亭,高高的木杆上挂着写有“皇后寨”的小黄旗,婉约飘扬。每一个上皇后寨的人,都会在叩寨亭驻足问心,双手合十,面朝山寨,神色肃穆。祈祷造物主给予生活美好、平安。只要有一阵山风拂面吹过,就可以进寨了,表示你的到来已被山风捎到寨主那里去了。从叩寨亭里居高临下回望上山的公路,犹如一条龙缠绕在山腰。远眺云卷云舒,近看峭壁古木,面试凉风吹拂,脚量寨路漫远,令人爽心悦目,好不惬意。皇后寨的山腰,有形如“轿顶岩”,“公公背媳妇”的奇峰异石。要我说:“公公背媳妇”这两个小山峦,分明就是一个要上皇后寨的外来使者端着礼物,叩拜皇后寨主,表明诚挚的来意。礼物形如心状,犹如一颗被雨水洗过的良心,在雾气中显得“热气腾腾”赤胆忠心。寨顶地势平坦,古树成群,绿意葱茏。珍禽奇花,相得益彰。土苗汉子,放歌阵阵。菜园人家,阡陌交错。山菇野参,价值不菲。药材基地,致富门道。真乃笔者眼中待开发的世外桃源,邃美灵隽,集秀、幽、奇、涩于一体,使人流连忘返。

皇后寨这名令人有无穷的遐思,其由来闻有三种说法:一说远古炎黄时期,蚩尤战败后曾让夫人移驾到此避险居住过,故称皇后寨;二曰寨顶密林深处有黄猴,叫黄猴寨,谐音就叫皇后寨;三称是黃溪镇后面的一个山寨,同样被谐音叫皇后寨。笔者赞同第一种说法。心中有个皇后,自己便是国王。美好传说民间传,口口相传便成“碑”,即是考证。

五里峡,黎水镇令人神往的又一去处。是渝鄂两地的交界峡谷,峡谷长五里而取其名。峡的两岸奇峰耸立,接天摩云,峭壁绵延,飞瀑倒挂。峡顶两边植被茂密,鸟雀欢歌,生机盎然。黎水河汇集郁江后,当一江平静如练的碧水遇上江中突兀的岩石或大落差时,发出“轰隆”的欢鸣,溅起洁白的浪花,大有诗仙李白诗句“碰崖转石万壑雷”之气势。对于水穿峡谷,如果没有厚积薄发的力量,就不可能造就无与伦比的蔚为壮观,如果不付出粉身碎骨的代价,就不可能有颤人心扉的绝景。游在五里峡,可能你会想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传世绝唱。真是每一段岩石,每一朵浪花,每一片叶子,都值得珍视、讴歌。感恩造物主!

湖北省利川市,在辖区郁江的腰间修筑水电站,蓄水后江水将倒灌,五里峡及黎水河下游的落差被悉数淹没。五里峡这段江面变成峡谷出平湖、温文儒雅的模样。这一峡碧绿、平缓的江水会更好地为黎民百姓服务。由于峡谷水面的提高,原连通渝鄂两地商贾的桥梁将淹没,被炸掉。在适当的高处,渝这边已重新修好路,架好桥,桥头抵在对面崖壁上,等待着鄂那边修建隧道贯通,再次将商贾大道连通。届时,五里峡水、陆两道,将是一片交通繁忙的景象。五里峡的容颜将以更加妩媚的姿态展现。

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笔者黎水行。除参观皇后寨、五里峡,顺游黎水河之外,还瞻仰了周念民烈士纪念碑,再次见到了有着几百年树龄生机盎然的酸枣树,访看了民国时期黔江最早建立的女子职业学校——竹园小学。感知黎水这片沉淀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红色土地。有史学家说过:“当今世界,只有厚重的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时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周念民,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革命先驱,在解放劳苦大众的路上,他的足迹深深地烙印在黎水这片热地上,留下宝贵的精神力量。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赓续革命精神。物、欲,能与其比流芳的唯有正确的精神信仰。

竹园小学,原名黎大乡女子职业学校。当地民众称之为“新学堂”。1942年,由开明乡绅田纯卿捐建。学校的建成,打破了当时落后的“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让当地女子从此结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房生活。这对于黔江的教育史有着里程碑意义。犹如在黑暗中点亮一束探路的光。充分反映人民大众(黎民百姓)渴求文化知识,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八十多年前,这股润泽黎民百姓的清流,就流淌在人们心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黎水镇党委、政府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吃透政策,规划方案,解决好“人、田、地”之间的利益问题。强化政策保障,提升服务,精准指导,重在落实。做强产业,构建镇村产业体系,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3月,渝东南首个乡镇集体经济管理运营公司在黎水镇成立。据了解,该公司由黎水镇6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抱团组建。力争两年内每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2022年7月,黎水镇华兴农业产业园开工,养肉牛,种大棚蔬菜。2023年2月,黎水镇五里峡农业产业园暨“肥种养”立体循环农业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开工。推动黎水镇种草养牛迈上新台阶,在“十四五”末期实现年出栏肉牛5000头。这是黎水镇党委、政府做的实事,公司化、制度化管理集体经济,引进“真金白银”,做大做强实体产业。我相信,用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久久为功,这股资金流会转化成无数滴甘露,洒向广大黎民百姓,洒向黎水这片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富庶大地。

又至朝天拐,晴竟雨,凭高目断回途,皇后寨小雨轻烟半没形,苍老奇崛的岩石隽永生动,黎水河平野尽入雾气中,云雾缭绕的白雾优雅空灵。以别样的画面再次感受黎水这片山水之邃美,即许下以后还要再游黎水的愿望。

黎水,这名真好,这地真美。黎民之水,润泽黎民百姓之水,源远流长。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