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黔江区武陵文化广场上的大型联合招聘活动现场看见,来自山东省济南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日照市、聊城市等6地、126家企业,现场推介11155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丰富的选择。
近年来,黔江区主动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探索就业新路子,拓宽区域内外就业渠道,提升老百姓的劳动技能,让老百姓向外走得出去,对内也留得下来。黔江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黔江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农民工监测员一线优势,主动收集农民工返乡返岗信息,掌握农民工就业意愿、返乡原因、节后返岗需求等情况。
为方便农村求职者找工作,人社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向市民传递招聘会有关信息,动员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前往现场,安排劳务经纪人一对一对接求职诉求。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在山东济南设立了劳务办事处,同时在渝籍农村劳动力务工较集中的山东其他地市设立劳务工作站。协调当地用工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切实维护已输出人员劳动权益。
劳动力既要向外走出去,对内也要留得住。在区域内,黔江区充分依托农产品产业园区优势,精心服务园区发展,让企业入得了、住得下、发展得好,以此来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支持就地就近就业不仅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还能增加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就业岗位。黔江区将支持新建、改扩建、优化整改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延续各类费用减免及优惠政策。鼓励脱贫人口返乡入乡创业,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扶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发展“小店经济”,支持脱贫人口通过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等多种形式灵活就业。设立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就业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引导脱贫人口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来料加工。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统筹使用力度,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特别是弱劳力、半劳力。
接下来,黔江区将落实好吸纳脱贫人口就业企业的稳岗、培训等补贴政策。健全完善用工信息平台、多渠道发布岗位信息,深入村社走进脱贫人员家中开展送岗位信息、送就业技能、送社保服务、送困难帮扶活动,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区人力资源信息库人员信息采集入库工作。
稳定外出转移就业规模,健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机制,为有外出务工需求的脱贫人口提供便利出行服务和适当交通补助,对面向脱贫人口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就业帮扶基地等按规定给予奖补。建立形成本地区就业需求清单,做好精准组织输出对接,在外出较集中地区设立劳务工作站,将脱贫人口作为重点输出对象,培育发展特色劳务品牌。 (记者 徐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