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尤为直接、紧密。
在武陵山区,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黔江职教中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一年来,黔江职教中心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人才提质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党建领航赋能行动、美丽校园建设行动、专业建设培优行动等“九大行动”,实现了校园焕“新貌”、内涵焕“新颜”、服务焕“新意”的“三重改变”。实现了从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到“双优A类”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对口升学全市第一名等国、市级标志性成果130项。
一项项创新性行动,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是黔江职教育中心教育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生动诠释,更激励着他们以更大勇气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篇 :
“支部在行动+”擦亮职教“金招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将人才培养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则是黔江职教中心通过“支部在行动+”党建品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深入开展‘支部在行动+’活动,作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见效的重中之重,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提升、全面过硬,深入‘一支一品’品牌创建活动,让党旗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高高飘扬。”黔江职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黔江职教中心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一支一品”品牌创建活动。为此,各支部创新开展“五岗五培养”创先争优活动:创设铸魂育人岗,培养教育人才;创设教学先锋岗,培养教学人才;创设技能标兵岗,培养技能人才;创设学术示范岗,培养科研人才;创设社会服务岗,培养服务人才。这一系列活动,凸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荣获重庆市首批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学校。
职业教育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职业院校学生党史故事主题演讲,在中职组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支部在行动+”活动的引领下,该校15名党员被市、区级部门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
师生参加重庆市职教学会党史知识竞赛总决赛双双荣获一等奖;
党员先进事迹,入选重庆市教委组编出版的《渝教先锋 榜样力量——重庆教育100个榜样访谈录》;
学校荣获重庆市首批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培育学校,擦亮了职业教育的“金招牌”。
教师篇:
激发教师活力 摘得累累硕果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批高质量,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黔江职教中心以课堂革命为主线,深入分析学情,积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开展“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评选、青年教师培养及示范课展示活动,促进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创新教学设计,切实提升教学效果。
据介绍,学校通过讲座培训、比赛打磨、课题研究,着力提升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凸显。
同时,分批次组织专业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近150人,到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三教改革”“德育能力”等专题培训;组织了近30名教师到广东、重庆等地企业开展行业研学实践;针对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师道人生》专题培训。
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学校教师队伍在教研教改、教学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近年来,黔江职教中心教师在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市级科技创新、技能大赛中,等获一等奖30项;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1项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主持国家课题7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4篇,获专利授权35项(发明专利1项)。
服务篇:
紧跟时代步伐 展现职教担当
黔江职教中心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
一直以来,黔江职教中心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为各行各业输送实习就业学生2463人,其中向区内各行各业输送实习就业学生近500人,满足区内企业用工要求,学校荣获“智能终端产业用工保障工作贡献突出集体”称号。
办好职业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
2022年5月,学校挂牌成立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开展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乡村治理人才的职业培训,精准开展肉牛、中蜂、食用菌等技术培训,合计开展32期,培训3473人次,培训资金到账达300余万元。
在舟白街道、小南海镇等五个乡镇(街道)建立新农村学校,奋力打造武陵山乡村振兴“新样板”,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外,学校与黔江本土企业阿蓬记共同建立黔江鸡杂产业学院,引企入校,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建立鸡杂博物馆、鸡杂生产馆、鸡杂体验馆、鸡杂电商馆;打造学校中餐烹饪特色专业,传承黔江鸡杂非遗美食文化,培养非遗美食传承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带动地方萝卜、花椒、生态鸡等产业链的发展。
与峡谷城文旅集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以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模式培养旅游人才,建设集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服务平台,推动校际、校企、校政多方联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去年以来,有序抓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渝东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汽车维修岗位技能产教融合基地,以及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工作,年均培养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1500人以上,面向区级部门、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年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9000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区域辐射作用,强化了实训基地对外服务功能,学校获批重庆市职业教育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重庆市技能人才综合服务定点服务机构、重庆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课程研发基地和第六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与成员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元共建、错位发展……黔江职教中心一系列“组合拳”,为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成绩已留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黔江职教中心将以更高远站位、更宽广视野,强化攻坚、先行示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蹚出一条具有黔江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记者 黄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