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物语】一碗粥的幸福

◆江利彬

“清早阳光,照明高墙一角。喜鹊鸣叫,天井花坛葱茏。莹白的暖香粳米粥,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晨起,轻吟木心的诗句,不由感慨诗之意境,优美从容,尤其是那一碗清香四溢的粥,藏匿着几多温馨与幸福。

粥是最家常的饭食,中国人喜欢食粥。大家之所以喜欢食粥,不仅仅是因为粥的口感极佳,更多的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食粥可祛除病邪、养生延年、健康长寿。汉代司马迁著作《史记》中有载:“以火齐粥且饮。”而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更明确记录有治疗脚气病的谷皮糠粥,有温补阳气的羊骨粥,还有去风的防风粥等。

食粥,既是养生之道,也是一种雅趣。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诗《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喜食粥,恨不得餐餐是粥,甚至在六十岁左右时,日日都食枸杞粥,为此他作诗:“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也正因为他将食粥当成了一种雅趣,才让他越活越年轻,坐享85岁高寿。说起食之趣,不得不提苏轼,他亦将食粥当作人生一大雅趣,哪怕只是白粥,他都觉得,“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后来,他还大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款粥食:东坡羮。

食粥,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长流中,不断盛行、发展。元代的时候,开始出现了用羊肉与高粱米煮成的稀粥。除此之外,李东垣的《食物本草》中,更详细介绍了二十余种常用的粥膳方,如绿豆粥、茯苓粥、麻仁粥、竹叶粥等。直到清代,食粥已正式成为一种普遍的饮食习惯,家家户户,就连路旁的小吃摊,随处可见食粥的人群。

若说食粥是种雅趣,那么熬粥便是门功课,我的母亲,就熬得一手好粥,且不重样的。春天的时候,她会熬一碗养胃润肺的百合绿豆糯米粥;夏天的时候,她会熬一碗健脾利湿的鱼片薄荷粥;秋天的时候,她会熬一碗补气滋阴的桂香甜藕粥;冬天的时候,她会熬一碗暖胃祛寒的红枣糯米粥……

粥之真味,在味蕾,在心灵,更在氛围里。氛围好了,粥才能食之有味。在家食粥时,在桌上放置时下的花卉,或点上一缕香,再放首纯音乐,让它们环绕、流淌,静静陪伴着我,将粥一匙匙喂入口中,极为妥帖。

一碗粥,一份幸福,一份人间烟火。它海纳百川,美味可口,百食不厌;它是家的情怀,是温暖的记忆,是母亲沉甸甸的爱……

清晨,早起,几束阳光打在灶台上,认真地熬一锅粥,看着玲珑剔透的米粒,在澄澈透明的水中缓缓沸腾、绽放,吐露淡淡清香。

想想,仍是幸福满溢。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