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建设”在如何推进?“文旅美城”干了什么?10月12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城建设·文旅美城”发布活动在城市大峡谷景区广场举行,来自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和重庆峡谷城文旅集团的4位发言人与现场群众面对面交流,给大家做了一场文化旅游剖析,并现场向大家分享了“四城建设”推进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黔江区委、区政府提出围绕黔江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主攻点、发展突破点”,举全区之力、汇全民之智,推动文旅美城、集散兴城、工业强城、开放活城“四城建设”,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
发布会现场
文旅美城“黔”程似锦,“江”来可期
区文化旅游委发言人、党组成员、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郑素琼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旅美城 “黔”程似锦,“江”来可期》。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从“旅游大区”建设到“文旅美城”提升,从旅游产品数量上的突破到质量上的蝶变,黔江文化旅游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文旅美城”建设资源基础、发展基础、品牌基础不断夯实。
拳头产品实现“全域布局、多景联动”。按照“一城一带、一海一盖、多景联动”的空间格局,成功创建濯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金山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城市大峡谷二期、正阳圣境森林康养小镇等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形成“1个5A+7个4A”的精品旅游景区品牌方阵。
文旅融合实现“互融互促、双向赋能”。创作的《幺妹住在十三寨》《向往黔江》《神龟峡》等一批民族歌曲广泛传唱,民族歌舞《濯水谣》《云上太阳》等文艺作品深受观众欢迎,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有序推进,年均开展非遗进景区展示展演80余场,濯水景区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非遗旅游小镇”等品牌称号。
文旅品牌实现“矩阵宣传、抱团营销”。立足“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清新黔江”主题定位,积极融入乌江画廊文旅示范带和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山地马拉松赛、六届跑客节、三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等节会活动,黔江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称号。
当前,文旅产业实现“稳中有升、稳步恢复”,2022年1至8月份,全区A级景区实现购票人数68.1万人次,同比增长68.4%;全区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约70%。
下一步,区文化旅游委紧扣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推进文化遗产绽放时代新风采,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峡谷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和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城市与景区、文化与生态、产业与经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
区发展改革委发言人、副主任龚言新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旅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概况》。
做好汇报对接积极争资。成功争取2022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个,分别是重庆市水车坪长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重庆市濯水古镇保护利用项目。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庆市水车坪长征文化公园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于8月25日挂网招标,重庆市濯水古镇改造项目完成初设批复正在报批概算,金山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启动区域性控制性详规,沙塘路有序施工;正阳山景观楼项目主体基本完工,爱莉丝科技馆、小南海科普陈列馆等项目完成方案设计,截至目前完成投资2.62亿元,同比增长约22%。
提前谋划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目前储备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3个,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1个,全民健身6个,确保能有效对接国市政策措施,为今年及后续更多项目纳入盘子创造条件。
下一步区发改委将按照“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城市形象和目标定位,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十四五”旅游发展重点任务,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策划、储备好重点文旅类项目,动态补充完善全区重大项目储备库。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擦亮“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城市品牌,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区农业农村委发言人、副主任王在新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发展乡村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委按照区委、区政府“四城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全区农业农村实际,把乡村旅游作为“三农”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成效明显,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旅游日益红火。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乡村旅游经营收入1.39亿元,接待人次146万余人次。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黔江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示范建设逐步扩展。黔江区在获取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后,把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社、示范点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目前,黔江有濯水、阿蓬江、中塘3个镇荣获市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有冯家街道寨子社区等9个村社荣获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冯家植裕生态农业观光园等22个点荣获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精品旅游线路日趋丰富,目前已经形春夏秋冬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市级媒体每月推荐发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旅游。民宿改造提档升级,结合“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旅游六大要素,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新华乡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的“石钟山居”、小南海镇引进企业投资管理的方式打造的“溪畔晓荷”、沙坝镇石桥村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农户闲置农房入股打造“石寨人家”等高中档民宿已投入运营,已经成为黔江乡村旅游一张张靓丽的名片。
展“文旅美城”使命,发展产业带群众致富
重庆峡谷城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发言人、董事长汪韬,以《展现“文旅美城”使命担当,助力产业发展带群众致富》为主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文旅美城”干了什么?
目前,峡谷城文旅集团作为黔江旅游发展的主力军,按照区委区政府高位规划,正全力推进城市大峡谷景区建设,正在实施城市大峡谷景区(二期)项目,正阳圣境正以高规格策划、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为要求,面向全球征集策划、设计及建设团队,正阳山观景楼进入装饰阶段,将成为城市新地标,串联新老城。
濯水景区、水车坪景区、神龟峡景区及小南海·十三寨景区等提档升级陆续启动,即将在濯水景区落地360°环球影院、轨道交通、特色民宿等项目;水车坪景区、神龟峡景区正以“露营经济”为切口,引进装配式星空民宿,打造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济增长点;与华侨城、清华大学合资成立侨城数字文旅科技公司,成为“成渝地区”首家国有背景的数字文旅科技企业,正创新营销方式,着力数字IP和内容打造,首次实现线上营销10万人次的重大突破。
“文旅美城”下一步怎么干?
接下来,峡谷城文旅集团作为黔江文旅建设的具体实施单位,将从城市品牌打造、项目策划规划、市场宣传营销、产业配套完善等方面着力,力促黔江成为武陵山旅游举旗者。
围绕“峡谷城”特色定位,将城与峡一体统筹,充分展示“峡谷城”的特色与优势差异,将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与景融合,高标准落地项目策划,以富有特色、迎合市场的产品及项目,创建城市大峡谷国家5A级景区,力争成为全市首个双5A景区的区县。充分凸显“峡谷城”的核心竞争力,打响“峡谷城”城市旅游品牌。
完善“会客厅”集散服务功能。在城市旅游方向上,围绕渝东南文旅城镇群中心城市定位,以全局观把握黔江旅游的本质,坚持区域定位与中心服务并举,成功打造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从旅游产业链要素上完善配套,逐步形成渝东南综合服务高地,多元服务中心枢纽,成为名副其实迎来送往的“会客厅”。
创新思维,“以客为主”找准客源区域,把握宣传与展示的关键点,突显宣传主题,策划针对性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强化精准营销。同时,做好线上线宣传,以潮流时尚包装营销,体现综合营销优势。
做好“旅游+”,融合发展做产业。立足黔江本土文化做好“文旅融合”,发挥产业优势做好“产旅融合”,用好交通运输资源做好“交旅融合”,背靠乡村振兴抓好“农旅融合”。
以数字文旅为突破,积极布局数字文化内容、文旅数字孪生、文旅大数据、数字农旅新基建、数字人才教育培训、数字技术研发等六大主营业务,定位数字文旅梦工场,创新黔江文化旅游产业在后疫情与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模式。 (记者 龚节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