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文苑】龍洞轶事

◆周灿

远处望去,一湾小溪澄明透亮,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缓缓地汇入不远处的金溪河。溯溪而行,小溪源头是几块巨石横陈堆砌的一口泉孔,叫作龙洞。泉水从石头罅隙里汩汩沁出,不知疲倦地淌进洞中小潭,被洞畔寨民引到家中,汲取不完的泉水则翻出潭口跌进小溪。

泉额,斜枝横柯遮掩的黄褐色断壁上,阴刻着斗大的“龍洞”二字。字体端庄有致,是典型的馆阁体。

当地人代代口口相传:字,由晚清名宦张之洞题写。

站在龙洞前,阵阵凉风拂面,我仰头端详着那方摩崖石刻,思绪飘进百余年前的夐远时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四川学政张之洞从涪州到酉州考棚主持院试,路经黔江,并滞留了好些时日。

酉州考棚,遥距重庆1200余里,是酉阳州境内酉阳、黔江、秀山和彭水各县学子科举考试的专棚。设置前,州内学子经县试、府试后,若想考取秀才的功名,必须远赴重庆考棚,参加由四川学政主持的院试。除此,为保留秀才资格和取得乡试资格,还得接受院试每年一次的岁考和每两年一次的科考。酉州一域,山高路险,峡深水急,在几百年来“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土司割据下,异常闭塞。众多学子,即便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却迫于家境贫寒担负不起远足重庆的旅费,往往忍痛放弃院试机会,老死深山。甚至,有千辛万苦考取了秀才功名的学子,苦于囊中羞涩和赶考路途的艰辛,索性断了科举念头,蛰伏家乡,设馆教学谋生,惹得世人嗟叹。

清乾隆十年(1745),朝廷体谅酉州学子赶考艰辛,准予岁、科并考。这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酉州学子赶考的困难,但到嘉庆末期的一场院试,全州三千学子能参加考试的竟及过半!

清道光元年(1821),四川总督把酉州学子赶考的窘迫情况上书朝廷,请求设立专棚,并得到恩准。

清道光三年(1823),时任四川学政吴杰,终于主持了酉州考棚的第一次院试。行前,吴杰听闻涪州到酉州沿途滑坡、塌方几处,便不敢前行要推迟考试,吓得酉州又是紧急派人修复道路,又是赶到重庆向吴杰担保,苦苦相劝他才勉强同意赴酉。不料,惊险崎岖的路途,加上驿站宿站初次运行,让吴杰叫苦不迭。

五十年后,张之洞奉旨出任四川学政。

此时的四川教育,积弊深重。最高学府锦江书院依旧崇尚八股制义,以致多年来并没培养出多少贡生、进士。而考场流弊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攻讦、冒籍等现象丛生。甚至出现考生围困监考官员,迫使监考官每考必雇佣数十名身强力壮的大汉充当保镖的奇怪现象。逐渐白热化的双方冲突,考官、学子及无辜群众往往在横祸中轻则流血受伤,重则当场殒命。

“欲治川省之民,必先治川省之士。”张之洞下车伊始,鼎力支持建立尊经书院,延揽全川优秀学子;带头捐款购买中西事物书报、教学挂图等充实教学资源;又成立尊经书局,刊印近代西方书籍等,努力改变四川书院教育现状。

面对考场舞弊行为,他贴布告、惩凶徒,并总结出“惩鬻贩,禁讹诈,禁拉搕,拿包揽,责廪保,禁滋事,杜规避,防乡试顶替”八条整顿办法,请求朝廷立法推广。

此后,蜀中学风随之改善,士子“惟心知向学”。

第二年冬,关山遥阻的酉州迎来张之洞主持院试。

七百余里水陆兼程,让勤勉务实的张学政吃够了苦头。直行至武陵山时,张之洞的精神才为之一振。

武陵山,山峰陡峭,突兀不齐,姿态各异。山中有寺,寺中僧侣上百人,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为全州最盛。这朝山问道的圣地,与峨眉、梵净齐名。

喜好山水的张之洞夹杂在朝山膜拜的人流中,兴致盎然。旖旎雄奇的风光,让歇息于黔江宿站的张之洞兴奋不已。他拨亮桐油灯,展笺挥笔题写下“起来忽听晨钟上界有声传下界;到此暂停使节目游无福许神游”的感怀后,仍意犹未尽,反复观看细细品咂联中的滋味。

夜渐深沉,他从山水之乐中回过神来,目光投向这简陋寒酸的宿站,蓦地发现,李唐时就有建城记载的这方水土,绵长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自己从郁山一路走来目睹的赤贫面貌,对比实在太过强烈。他喟叹不已,久不能眠。在豆粒般的桐油灯光下,他反复思忖,是什么原因导致弹丸之地的这方水土迥异于周边县境的落后状况。

如何改变这方水土的窘境,张之洞在局促的房间内缓缓踱步,苦苦思索。

终于,他想到了教育,想到黔江自科举以来千多年间竟没有考取过一个进士的教育现状。时下,蜀地西学东渐之风渐浓,而自己所接触的黔江学子,赤贫之外,文化水平的低下与眼界的幽窄,实在不敢恭维!

第二天,黔江一众官员、士绅纷纷前来问安,并设宴款待。席间作陪的头面人物,有一个黔江烟房的商人。

觥筹交错间,太极裕和成号烟房老板向张之洞献上上好的徽墨。张之洞拿在手中,把玩不已,连连称奇。随后,他又向老板了解燃油取烟等徽墨生产工艺等,其中,油灯冷却的环节,引起了他的兴趣,反复向商人打听冷却油灯的龙洞水的一些细节。

汩汩流淌的龙洞水,在外人看来平淡无奇,但在张之洞看来,那就好比教育、文化诸事一般,缓缓流淌,润泽心灵,开启民智而居功至伟。

善于察言观色的烟房老板见张之洞对龙洞水如此上心,连忙请他为龙洞题字。张之洞没有推却,当即用学子应考通用的馆阁字体,工工整整地题写了“龍洞”二字。

一众士绅围在字旁,认真观看拈须揣摩,当明白张大人是希望黔江学子潜心读书、永续文脉的深意后,感激钦佩不已,连忙请手艺高超的石匠把题字錾刻在龙洞额首……

随着满清王朝的倾覆、烟房的衰败以及横行的兵灾匪祸搅扰,龙洞石刻及其背后的故事,也无人记得和提起……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