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老油坊 乡村振兴好风光

有水就有了灵性,老油坊,或是因为几条溪流的巧妙汇合,成就了这个村庄几百年的传奇。

老油坊原址

从酉阳自治县麻旺镇向米旺再向戴家村方向,顺着山谷蜿蜒前行,一条小溪流绕过了几山秀美的竹林,一沟时大时小的村庄后,便与大山中另一条渐成小河的溪流交汇,这里便是远近闻名的老油坊了。几十户龚姓人家,世代靠碾桐油、造火纸繁衍生息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年历史。自从公路将老油坊与山谷外连接起来之后,村庄便改变了她行走的命运。人们再也不通过溪流汇合的水路去后溪赶场,那条叫大江的水路从此闲置下来,没有了来来往往运送桐油的木船,没有了人们经过山谷时的一路号子歌谣,以前岸边相随的古道也就长满了野草,甚至有的地方因山洪涨落,毁坏了道路,已经不能完整通行,成了大江这个山谷的记忆和传说。今天把这些传说的碎片整理出来,就是老油坊风雨沧桑的兴衰故事。

如今去老油坊,依然见得到的是在泥土中埋了一半的大石碾子。村庄长满古树,随处可见长满青苔的古老石墙,还有杂草中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石头围成的池子,以及村庄与河岸连接处几棵古树。这是先民们来到这里,开始建造他们的房屋,便开始了这一切。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挥之不去的历史符号。

石墙

武陵山区,沟谷壤土,皆生长桐树,勤劳而聪明的武陵山先民们,很早就研制了一套制作桐油的方法,而且发现了桐油的诸多用途。老油坊便是一处规模庞大的桐油作坊。麻旺、泔溪各地的桐子成熟之后,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老油坊这个地方,两个大型的碾房终年演绎着循环的故事,散发着浓浓的油香。村庄脚下的码头,则是首尾等侯的木船。就这样,一船一船的桐油,从老油坊出发,到后溪酉水河的码头集中,批量换装大船,一路去了山外,下了常德,去了洞庭。

清末乱世,匪患丛生,老油坊的主人们,虽然将自己的碾坊和村庄用石墙严严地围了起来,但终究没有抵挡得住远近土匪的抢掠。他们的钱财渐消,直到有一天,土匪索性将老油坊的村庄用一把火化为灰烬。从此,运转了三百来年的碾子,停止了转动,倒在了今天我们所能看见的土坎上。老油坊的人们拭去泪水,重新在故址建起了今天我们所能看见的村庄。庞大的财力基础没有了,他们的转行逐渐靠散户各自碾制火纸为生。因为火纸的制作原料就是沟谷中密密麻麻的竹子,不需要本钱,只要勤劳就成。他们将制成的火纸四处销售,维持着村庄的烟火。

水岸

如今的老油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产业逐渐兴旺、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也日渐成为村庄里每一个人的行动自觉。他们每天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们和睦相处,望着古老的围墙、静静流淌的溪水,过着积极向上、舒适闲淡的生活。老油坊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奇的人文历史,必然会成为乡村旅游的最佳去处之一。

(通讯员 黄德权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2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