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物语】濯水“濯”心

◆张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亦如我对濯水的切切之情。母亲是濯水人,又在此工作三年,调离后从事的工作同样紧密相关。因而,对濯水的情感元素是那样的丰富和充沛。

感情似流水,不经意就从指缝间悄然滑过。俗话说:“水不搅不浑,人不走不亲。”时间的累积可沉淀,真挚的交流可延展,相互的支撑可充盈。

不久前,同袍邀约相聚濯水,泉孔老烧酒醇厚如初,蒲花冷水鱼香嫩依旧,乌杨黄桃子爽口依然,浓情烈酒似火焰,却是货真价实的清凉剂,不致热反致心静,酷暑不再难耐。到最后,都有一种情由景发、景由心造的共识,伴着微飘的步伐,爱在濯水、情系濯水,随着沧浪桥的婉转起伏而升腾,真的很“濯”心。

与濯水的“初恋之旅”,是初中毕业随舅舅回家,从洗墨桥走到王家湾,享受最高礼节的招待,红苕米粑印象最深。舅舅本分老实、不善言辞、对人友善,站在表哥家的吊脚楼上听老人讲梭米洞的故事,后整理成文投稿,或许认识不足,或许笔力不够,未能排铅付梓,曾纠结良久。对家乡的懵懂认识就在与亲人的交往、山水的接触中开始,犹如蒲公英一样,随风扬种,深植这片土地。

在濯水工作的经历,充实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一个个想法变成现实,人生价值真实可感的呈现是最大的快乐,创业之旅迅速升华我们的感情温度和厚度。脚力反复丈量,攀五福越桐木抵蓬东,让意志力提升;因势而谋,思变实干,群众支持,政法小区、安置小区如期建成;找到集镇扩容的突破口,铁路、高速公路、集镇建设征地拆迁高效完成;烤烟稳定发展、蚕桑快速推动……这一切,值得用生命去记忆和回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每到一次濯水就受到一次文化洗礼,相信大家都认同“天理良心”是古镇之根之魂,记住乡愁更是对文化的虔诚。近年来,以古镇为创作题材的作品大气磅礴、精品不断,《濯之水》《天理良心》《濯水谣》等是扛鼎之作。我最受益的是多彩中华——少数民族电影展的举办,打开一扇文化之窗,懂得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阅读中、在交流中,古镇的文脉更加活灵活现,如同进入血脉同频共振,在它的一呼一吸中成长。

不得不提天理良心调解室,它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融合的有效载体,也是落实德治法治自治的实体平台,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是濯水打造“大诚止于信”地域名片的一道靓丽风景。

濯水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骄子,蒲花暗河、天生三桥与风雨廊桥、“三宫六院”相映成趣,跃入眼帘,植进心田,心中的它们一天一变、一天一景,百来不厌、百看不烦,天生丽质、天下独绝,每天都有新的文化气息散发弥漫。

濯水的山山水水滋养着,看山满眼叠翠,戏水周身裹绿,山水的相邀尽是“醉”美召唤。文化基因在身上流淌,眼中之美,厚重而深邃,仿佛行进在时光隧道。

景聚大众之美,情染今天之心,让以前不曾深悟的情思无限拉长,留住前世,陪伴今生,相约来生。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