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红波 通讯员 李西军 文/图)近日,记者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人行路,来到五里镇五里社区2组,60余亩藕田映入眼帘,蔚为壮观。“今年莲藕的长势好得很,肯定是个丰收年。”业主陈长安自豪地说。触眼处,只见四面环山下,涓涓溪流流过藕田,嘎嘎叫的鸭子随着小溪逆流而上找寻吃食,一块块水田串起了莲藕的海洋,蓝天白云下的荷叶铺天盖地,依山而建的居民房顶上炊烟袅袅升起,好一幅田园风光图。
五里镇藕田一角
因地制宜,种植高山晚熟莲藕。这些年,由于传统耕作耗时费力,导致种田成本高,五里社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多是中老年人,撂荒地现象日益严重。
谈及为什么继续选择种植高山晚熟莲藕,陈长安介绍,党和国家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让群众腰包里多装些“米米”,自己也是农民出生,答案当然是要发展产业。
“发展产业也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成功,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我种植莲藕也有十几年了,结合这里气候、海拔和交通条件,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我又把农户撂荒的田地盘活,种植莲藕,促进产业发展。”陈长安说。
记者了解到,五里镇地势较为平坦,50亩以上的成片连带水田水资源丰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高山晚熟莲藕。同时,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交通方便,水田就在公路边,运输成本较低。
要想莲藕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做到错峰上市,才能提升莲藕经济效益。“9月份过后,这里的气温就不是很高了,加上这里海拔高,天气凉爽,只要不人为地破坏莲藕,藕在地里就不会腐烂,我们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采挖,卖个好价钱。”陈长安说。
据了解,早熟的莲藕已经开始采挖,但缺点是夏季太热不易保存,储藏成本和采挖人工成本都高。高山晚熟莲藕就避开了这些缺点,9月底才成熟,可以持续挖到第二年三四月份。陈长安算了一笔账,根据目前这个长势,预计每亩的产量应该在3000公斤左右,按照最低4元一公斤的批发价,这1亩的产值在1万元左右。除去土地流转、肥料、人工等成本后,每亩的纯收入接近5000元,从目前看,这个收益是较为可观的。
发展莲藕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今年,五里社区2组村民程陪直将家里5亩水田流转给莲藕基地,一亩300元,一年可以增加1500元的收入。“反正是荒起的,流转给村里种藕我还多了一笔流转费。”程陪直告诉记者,莲藕是个“懒人”庄稼,管理起来不费力,都是手上活路。如今他已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务工,平时要锄草、施肥的时候就到基地干活,每天有80元的收入。
在五里镇,类似陈长安这样的莲藕种植户并非个例。目前,全镇莲藕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下一步,我们在今年的基础上,将继续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再扩大几百亩,通过莲藕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当地老百姓就业增收,既能遏制良田撂荒,又能助力产业振兴。”该镇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