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黔江团区委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结合实际不断改进青少年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以巩固拓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抓手,通过搭建学习平台、创新方式方法等,抓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和政治训练,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留影
“红色+日常教育”——提升思想引领高度
将团员青年、少先队员日常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畅通青少年学习途径。
积极组织“专题学”,组织团员青年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引导团员青年参加“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累计参与达16万人次;组织少先队员参加相关主题队课,累计参与达20万人次;开设“庆祝建团百年 100个团史故事”专栏,为青少年提供便捷学习平台。
广泛开展“宣讲学”,召开黔江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精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会,选派团干部、青年专家教授、优秀青年代表等20余人,深入机关、社区、学校等面对面为青少年宣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目前已在全区开展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宣讲等2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2万余人。
“红色+研学路线”——增强革命教育深度
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不断巩固拓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创新“线路打造”,深入挖掘黔江红色历史底蕴、红色革命故事,将万涛故居、濯水红军渡、水车坪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串联”起来,并“穿插”送弹药、运军粮、架浮桥、过火线等体验式教学内容,打造一条具有黔江特色的青少年精品红色研学路线。
突出“仪式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搬到万涛故居、濯水红军渡、水车坪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五四”“六一”、主题团(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红色研学·缅怀先烈”、现场教学及入队入团等10余场沉浸式仪式教育活动,学习红色历史,重温革命记忆。
“红色+载体打造”——扩宽实践教育广度
积极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阵地,充分发挥阵地实践育人功能。
用好“党属平台”,将黔江区“四史”学习教育基地,作为全区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和理论教育的“第一平台”,组织共青团干部、共青团员、青联委员、青促会会员、创业青年等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累计参与1000余人次;组建队伍,为超过1万名青少年讲述黔江“四史”。
优化“团属阵地”,将渝东南少数民族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团属校外教育阵地,升级打造为全区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和理论教育“第二课堂”,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厚植文化自信·争做时代新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座谈交流、知识竞赛、故事分享等专题学习教育10余场次,为万余名青少年搭建起学习提升、交流展示的校外课堂。
(记者 李红波 通讯员 田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