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旅】声音的温度

◆史春培

寂静的寒夜,总有一种声音萦绕心底,生长成树,荫蔽了尘世的喧嚣,温暖了一枕的清冷。

村庄很小,只有三四十户人家。黎明有一只鸡叫,整个屯子的鸡都跟着叫,夜里有一条狗吠,整个村子的狗都跟着吠。

高矮不一的土墙、稀疏各异的板杖、把每个家庭隔离成大小不一的院落,每一方院落里,氤氲着各自的喜乐悲欢。即便房门紧闭,那些起伏着的情节也会爬过土墙、钻过板杖,溜进大人们的唇齿间,撞进孩子们的耳膜里。谁家有了红白事情,全村人都会无声赶来。喜事就陪着笑,白事就陪着哭。

春风秋雨的更迭中,四季章节的转换里,小村人周而复始地生活着。闲暇之余,孩子们常会聚集在一起,河沟边、草甸上、树林里、抑或是蜿蜒穿梭于村落间的土路上,相互追赶或嬉闹,口无遮拦的笑骂声像天空中漂浮的云朵,变幻莫测,却妙趣横生。

夕阳来不及打招呼,似乎就在一瞬间落下山去,这时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会随着屋里灯火的明亮,房顶炊烟的升起,一起飘过来,牵着我的脚步走回家。推开房门会看见母亲正蹲在灶前,灶膛里响着噼里啪啦燃着的柴草声,铁锅上弥漫着沙沙响的蒸汽声,以及母亲怪我晚回的嗔骂声折叠在一起,婉转成柔软的挂念,响在耳畔、滑进心间。

这温暖的声音,在村庄的土地上葳蕤成繁茂,浓郁了整个心田,荫蔽成质朴的恬淡与安然。

伴着《琵琶语》的背景音乐,余光中的《乡愁》在深情的诵读中弥散开来。引领着我们走进了诗人的生活和情感。

主宰和驾驭整个课堂的,是新任特岗教师诗慧。

我能体会诗慧讲到“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时的感受。前几年她求学在外,当下,又在远离父母的小城教书育人。那种盈满于心的离愁别绪不言自明。因为工作关系,去办公室找她的每一次,她都在埋头读书。或许,文字已成为她抵御思念的最好良药。这节课上,透过诗慧委婉而又不乏热烈,含蓄而又不乏激情的话语,把我们的思想带向遥远,带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切祈盼。

中秋节那天我值班,就在我走出校门为同事接快递时,迎头刚好碰到刚刚下车的诗慧。望着她风尘仆仆的倦容,我为她没能和亲人共赏圆月而深深地遗憾。对此,她只是浅浅一笑说;“那也没办法,得回来上课啊”。其实,她是可以请半天假的,只要回头把课补上就可以了,但她还是回来了。而且空空的教师寝室只有她一个人。那个晚上,无眠的我一下子想到了诗慧,想到了她讲的那首《乡愁》。

因为所教年级不同,我和诗慧平素交集不多,彼此之间不甚了解。但听了她的《乡愁》,就宛如听了她的心声。那里面讲的是诗人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都被诗慧讲出来了。

暑假的一天,我拉着笨重的行李箱刚过安检口,嘈杂中就听到有人在叫“春培、春培……”

略带沧桑的声音透亮而又熟悉,甚至还潜藏着一份久违的惊喜。我倏地停住脚步。穿过折叠的喧嚣放眼望去,只见最北排坐席的中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朝我挥手笑。“刘老师!”我飞奔过去……

刘老师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有一次,留了个有关植物作文的作业。写什么呢?我迷茫中找不到出路。遂找出一本《小学生作文》抄写起来,只不过在抄的过程中进行了加工处理,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历经半个小时的打造后,一篇题为《月季花》的文章就“诞生”了。

第二天我忐忑地交上作业,心神不宁地等待着暴风雨的洗礼。可意想不到的是语文课上刘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反而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来读,并夸奖我的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家里的窗台上摆着一盆月季花,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先看它几眼,因为我太喜欢它了……”

那厚重而有磁性的声音让我一下子忘了那作文是“赝品”,并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师赞美的语言、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自此之后作文水平竟然突飞猛进,有了质的飞越。

“还教学吗?”刘老师问我,“你心思细腻、领悟力强、懂感情、教语文适合你……”

多少年了,我一直记得那一声热烈的呼唤,她似泉水般浸入心底,濯尽尘埃,念及一次,梦想就鲜亮一次,追逐的热情就多一分。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