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起身板创下“四大产业” 他带着600余户家庭奔小康

挺直腰杆做人,是谢雪峰从小就有的志向。但是直起身板做人,躬不下身子做事,却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这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年头部不能左右转动,对谢雪峰来说是最痛苦的事。

谢雪峰(右)在养牛场与工人交谈

20年前,已从事医疗服务工作10年的谢雪峰,正当而立之年就患上这种“怪毛病”,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他只好提前病退疗养。当时已有两个孩子的他,长年不离药,妻子没有工作,几百元退休金难以维持一家人生计。他只好直着脊背进城创业,历经20年的艰辛打拼,如今他成功创下医疗、农业、制造业和汽车维修 “四大产业”,带动城乡600余户家庭共同奔小康。

经营摩配

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今年50岁的谢雪峰,家住黔江区石家镇清塘村一组,肢体三级残疾。1992年毕业于原黔江卫校,进入原渗坝乡卫生院工作。刚好工作10年,谢雪峰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吃药治疗,病情没有缓解。疼痛难受时,靠吃镇痛药和注射生物制剂止痛。由于脊椎弯不下来,加上病情经常复发,谢雪峰不能胜任卫生院的工作,只好病退回家疗养。

“病退后我在家休养一年,当时一个月800元退休金,买药和理疗都要用去一大半,家里开销难以运转。”谢雪峰说,在2003年,他就进城另谋出路了。

谢雪峰今年受到的表彰

谢雪峰当时一直想在城里找份不弯腰的工作,可没有如愿。他看到当时城里骑摩托车的人多,他便选择在城区的南沟租一间小门面,经营摩托车配件。

“靠城边,门面租金低,然后找亲戚朋友借了5000元钱,到重庆进一些摩托车配件回来,请人帮忙摆放在架上后开始营业,顾客上门买就自己取。”谢雪峰说,当时跑摩的人多,没生意时,他们就来店里耍,自己就递烟倒茶款待,生意渐渐好起来。

为节省钱,谢雪峰吃住都在门市里。由于自己不能煮饭,有大半年靠吃方便面填饱肚子。后来生意好了,一个人忙不过来,谢雪峰就另外租房,让妻子进城帮忙打理,两个孩子也跟着进城上学。

经营摩托车配件两年,谢雪峰在生意上的路子广了,看到卖摩托车有市场,又租下两间门面经营摩托车,成为“钱江摩托”的代理商。

医院医务人员下乡义诊

一边卖配件、一边卖摩托车,谢雪峰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做将近10年。

“经营摩托车及配件,是我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谢雪峰说,2007年便在下坝加油站附近买地盘,建起八层的高楼。

谢雪峰一家在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安乐窝,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寻找更大的商机。

挺直腰板

十二年创下“四大产业”

即使身体残疾,谢雪峰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的人。凭着多年在生意场中打拼积累的丰富经验,也在区内外有了一定的人脉,他盯上汽车销售行业。

谢雪峰介绍头盔的生产流程

随着人们收入逐年上升,2010年,谢雪峰开始经营汽车和维修服务,这种连锁经营模式,为谢雪峰带来较好效益。

进城创业成功,谢雪峰时刻不忘家乡父老,还动员家乡的年轻人到汽修厂学技术,帮助他们今后就业或为他们创业提供条件。

“我这碗饭是峰哥给我的!”现在黔江城开汽修厂的任友福,是鱼田村2组人。他说,要不是当初峰哥把我带出来学技术,估计我现在也是在外打工。

放弃摩托车及其配件的经营,谢雪峰却在2013年,将綦江区一家摩托车配件生产厂收购过来,在正阳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租2万平方米场地,用于加工摩托车头盔、后备箱等配件。

从卖摩托车配件到生产摩托车配件,从最初的买家变成卖家,谢雪峰经历了一个行业之间的大转型。

三年后,谢雪峰在园区投资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房,拥有一支先进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其生产的摩托车配件,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以前,是他找我批发配件,现在换成我买他生产的配件。”前来谢雪峰的汽摩配件厂订货的浙江老板,极为幽默地谈起他们之间多年生意往来上的事。

2015年,结合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谢雪峰为了解决更多农村家庭脱贫摘帽,回到鱼田村建起标准化肉牛养殖场。目前场内大小牛426头、能繁母牛273头。2018年至2021年,被黔江区委区政府及区级部门评为“优秀农业企业”“区级农投企业”“优秀产业大户”、黔江区2021年度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连续4年被石家镇评为“优秀企业”。

2017年,谢雪峰投资1000余万元,建起区内一家规模较大的私人医院。2021年,医院承接残疾儿童康复治疗项目,现有入驻残疾儿童47人。

谢雪峰向汽修厂工人了解客户反馈情况

城乡联动

带动600余户家庭奔小康

历经20年的艰辛打拼,如今他成功创下医疗、农业、制造业和汽车维修 “四大产业”,带动城乡600余户家庭共同奔小康。

走进谢雪峰位于正阳工业园区的汽摩配件厂,工人在各自的工作车间忙碌。

“我今年3月进厂,谢总安排我在车间捡头盔,一个月包吃包住,还领到3000元工资。”在注塑车间工作的冯国秀,是石家镇渗坝村人,她说“因肢体残疾,外出找不到事做,她在这里上班,全是谢总的照顾。”

目前,在汽摩配件厂上班的80多名工人中,有8人是残疾人,加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100多人,是目前正阳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家企业。

谢雪峰在石家镇鱼田村的养牛场,是一个大型养殖企业。养牛场有1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喂牛的有8人,全是当地的村民。

“雪峰看我一天耍起没事干,就叫我来他牛场喂牛。”正在给小牛喂饲料的邓仕明微笑着说,他这把年纪外出打工没人要,在这里喂牛一天有90元收入。

邓仕明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左眼球因小时候长“翳子”,当时家里条件差,没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导致失明。

“牛场的人要少些,但每年给牛场种植青饲料的农户就多了。”谢雪峰说,牛场每年收购青玉米3000多吨,收购价1吨为600元,涉及种植青玉米的有石家镇的8个村,还有周边的鹅池镇、水市镇及彭水县相邻镇乡的4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谢雪峰谈到养牛场,险些让他血本无归。就在他养牛的第二年,因牛场遭遇一场疫病,死了200多头,损失了300多万元。疫病没有打退谢雪峰,他仍然挺直腰板往前走,计划在2024年,牛场大小牛发展到1000头以上。

建立私人医院,也是谢雪峰身为医者初心的体现,他自己没能把白大褂继续穿下去,通过建医院来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对社会做一份贡献。

建院至今,医院70多名医务人员,轮流深入到区内的20多个镇乡,为群众开展义诊、义检活动,还为城区市民开启免费测血压的通道。

“修理厂常年解决18人就业,因为是技术活,需要的人要少些。”谢雪峰说,为配合当地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他把就业增收的主战场放在养牛场,将带动农户种植青玉米和牧草,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就业,让更多家庭增收致富为目的。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