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坝上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5月5日上午8时,酉阳自治县黑水镇苏家村小地名湿地坝,晨雾尚未散尽,耕田机已在稻田里发出“隆隆”声响,新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村民们一早下地忙着耕田、灌溉、管护秧苗,再过几天,这处抛荒水田将披上绿装,展现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改造后的湿地坝良田一角

水淹失收

湿地坝变成“空壳村”

湿地坝地处苏家村9组,这里三面环山,中间是一处200多亩面积的水田。因其特殊地貌,村民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均为木质青瓦房,村庄原住着45户人家共270人。过去,这里的村民靠种植水稻和玉米维持生计。

因湿地坝所处地势为“凹”字形,每涨大水,一淹就是七八天,水没法排出去,湿地坝也因长期水淹而得名,典型的“水淹坝”。住在此处的村民可苦了,种植的水稻等粮食作物基本是颗粒无收。

为了改变农作物被水淹的困局,1968年,当地村民发扬愚公精神,用简陋的工具,从最低处的山中,人工开凿防洪洞。

据年近七旬的村民汪兴体介绍,为了不再受洪灾之苦,一条220米长防洪洞,湿地坝人苦战了整整20年,直到1988年打通,周围的农户才告别水淹的疾苦。

打通了防洪洞,的确缓解了当地农作物被水淹的困境。村民仅靠种植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除了生产投资,“还要收成好才有活路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湿地坝人不甘于现状,年轻一代纷纷融入打工潮,有的甚至举家搬走。到2020年,湿地坝只有6户20多人留守在村庄,200多亩水田和部分旱地大多变成了荒地,湿地坝也成了典型的“空壳村”。

稻鱼共生

撂荒田耕出立体农业样板

2021年,湿地坝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汪飞,回家过春节,看到大片水田撂荒,有点心疼。于是,他决定改变家乡面貌,在家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汪飞是湿地坝在外打拼的成功人士之一。春节期间,他走东家跑西家,与村民共商村庄发展大计,半个月后,一张乡村振兴的蓝图已成雏形。

耕田机正在耕田

去年冬,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汪飞与村民汪兴贵(9组组长)、汪志昌、汪志祥、冉兴燕4人合计,先将撂荒的200多亩水田翻耕出来,种植有机稻,让荒田变成绿洲。

于是,他们注册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汪飞和汪兴贵等4人与45户村民签订了合同,村民以水田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成员,参与公司分红并在基地务工。

“今年保底每亩按100元分红,明年按200元分红,年底视效益再进行第二次分红。”汪飞说,村民在基地务工,公司将根据工种不同分别以100元、150元、200元不等支付劳务费。

随后,汪飞投资购买了一台大型耕田机、挖掘机、插秧机及部分农用器具,开始在湿地坝绘制“绿水青山、秀美田园”的美丽乡村。

“这200多亩水田种上有机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待秧苗移栽稻田定根后,分别在稻田里喂养一批鲫鱼、草鱼和鳝鱼。”汪飞说,只有通过这种立体农业的种养模式,才能让公司增效、村民增收。

未来五年

湿地坝上绘成乡村振兴画卷

汪飞计划投资500万元,对湿地坝进行五年规划,分三步进行打造。

第一步将村庄的荒田种上优质水稻、套养优质鱼虾,旱地种上优质黑玉米、套种红豆或黄豆,让多年的荒田成为立体农业的样板。

第二步是发展养殖业,计划养牛500头,前期发展200头,配套养殖一些羊和鸭,牲畜粪便处理后作为稻田有机肥料,稻草作为牲畜冬季草料,在湿地坝全面展开循环农业的发展新局面。

第三步,全面治理农村环境卫生,包装现有木质建筑,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

三步走计划实施后,湿地坝总收入将超过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或更高。

汪飞告诉记者,在计划实施中,他们将在河道、田坎、土边和房屋周围,种上桃树、李树及各种草本花卉,让湿地坝真正变成“世外桃源”和“鱼米之乡”,这个目标力争在五年内实现。

“疫情结束后,我们还计划每年春节,村庄的所有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让村民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汪兴贵说,他作为组长,有干劲和信心与汪飞一起把湿地坝打造成美丽家园。相信湿地坝在不久的将来,蝶变成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