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护乡村公路就是管好村里的钱袋子

从黔江区中塘镇集镇进佳禾电站的公路入口,上至中塘社区6组境内的土地垭口,是一条硬化的通组公路。该路全长6公里,是中塘社区6组、9组、10组及胜利村部分村民的必经之路,涉及出行村民1000余人,步行大约需要2小时。

唐治祥一早打扫村道公路

就在这段公路上,有一位七旬背包管护员,天晴天手执一把扫帚,从山上打扫到山下,有时候也从山下打扫到山上。下雨后,这位背包老人肩上扛着锄头、背包里装着柴刀,一路沿途用锄头和柴刀清障,让进出的车辆畅通无阻。

背包老人名叫唐治祥,今年70岁,该村6组村民,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6组组长。“这段公路不是好长,打扫要做一整天。”他说,冬时白天时间短,一天都打扫不完,现在这个季节也要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忙到天黑才能打扫完。

尤其是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或暴雨过后,只要雨一停,唐治祥就要带上锄头、柴刀沿着公路走出头,防止公路上边塌方或大风把树吹倒,造成车辆进出困难。

“巡逻公路时,一般小面积的塌方我能处理。若是大面积塌方,我不能处理的,就及时向村里上报。”近日唐治祥对记者说,他自从担任这个公路管护员后,职责就是长年确保公路的畅通,以及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唐治祥告诉记者,他管护这段公路有10多年了,由于这段公路修建得比较早,以前水泥路只硬化到佳禾电站,电站上段全是机耕路。那时候,他管护的有14公里长的路段,虽然不打扫路面,春夏时节砍公路两边的杂草要好几天,遇上塌方也要清理几天,几乎一年四季都在清理公路上的泥石。自从这段公路硬化后,他的管护工作主要是打扫公路上的落叶和清理边沟。

据了解,唐治祥这个农村公路管护员,每月薪酬不足500元,自己每年还要掏钱购买必用的扫帚、锄头、撮箕等工具,基本上是在义务管护。

“打扫一次要用两把扫帚,如果一年遇到小范围的塌方多,要用烂至少6只簸箕。”唐治祥说,打扫公路看起来是个轻松活路,不挑不抬的,一天做下来是腰酸背疼,“睡觉翻身都痛”。

有人叫唐治祥不带背包,打扫起来要轻松得多。因为每次出来打扫,唐治祥的背包都要装上3瓶以上的水,还有一些充饥的水果和零食。

“其实这个背包我也不想背,特别是夏天像背的火桶,热得遭不住。”唐治祥说,女儿和女婿早就让他不干了,在家自在清闲地过好晚年生活。

“管护好这条乡村公路,就是管好村里的钱袋子。”唐治祥经常对家人如是说,政府花钱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里的产业快速得到发展,尤其在春秋季节,进村赏花采果的游客多了,村民家中的钱袋子也鼓了。

近年来,中塘镇因为有了四通八达的通村入组公路,脆红李、猕猴桃、油茶和绿茶等特色产业,不仅打造出“一村一品”,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也在这里徐徐展开。

(记者 李诗素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