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寨畅怀 民歌醉成海

本报讯(记者 王道)12月18日下午,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原生民歌展演走进小南海镇土家十三寨,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民歌、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献艺,带来了一场优美的原生民歌视听盛宴。

高腔山歌《郎唱山歌妹来还》  王道 摄

黔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朋自远方来,热情好客的土家人举起酒杯、唱起酒歌,为客人们敬上心中的美酒表示欢迎。

民歌展演在来自贵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飞歌优美而婉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之后,来自内蒙古的爬山调《西口情歌》;来自广西的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生活美如霞》;来自湖北的咸安山歌《姐乐吔》、高腔山歌《郎唱山歌妹来还》;来自湖南的石门土家山歌《二姐赶牛》;来自重庆的梅子山歌《晒花鞋》《酒香》;来自云南的剑川白曲《东山放羊调》、藏族传统“勒”《甲勒》;来自宁夏的山花儿《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来自新疆的达斡尔族民歌等原生民歌一一登场。民歌有的来自茫茫的草原、有的来自浩瀚的森林、有的来自圣洁的高原、有的来自大海的故乡。表演者中不仅有农民、牧民、渔民,还有工人、商人等等。他们用一曲曲调子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出了对乡村振兴的赞扬,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丰富文化底蕴。

“我们苗族飞歌被列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曲目主要是在比较大的场合以及喜庆的日子来用,代表了欢乐喜庆和传递心境。”贵州苗族飞歌表演者刘明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传承人今天聚集到这里演出,不仅相互了解各自的文化,也起到一个取长补短的作用。

“壮族三声部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声部,都没有歌词,我们歌词的结构就是五三五,一个六句式的特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表演者蓝海群表示,通过这样的展演,让更多的全国观众认识了他们马山的三声部民歌,同时对传承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能够齐聚在这里展示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云南剑川白曲表演者李宝妹说,他们的剑川白曲是一个固定的调,歌词都是即兴发挥的,看到什么、见到什么就可以唱什么,就是出口成章那种歌词。

通过原生民歌展演,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民歌选手汇聚在一起一展歌喉,尽情歌唱美好新生活,不仅把现场观众带入了绚丽多彩的民歌世界,对于民歌选手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民歌展演过程中,来自土家十三寨的村民和后坝山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登上舞台,通过演唱山歌的形式,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表演者到土家十三寨做客。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