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年迈父母 养大两个弃婴 盲人“李莽”不是一般的“莽”

提到盲人,在正常人的眼里,要么是做盲人按摩的,要么是摆摊“算命”的,要么是守着低保过日子的。而李东林这个视盲男子不一样,即使吃住无忧,他仍然靠双手劳动、学会兽医技术,挣钱赡养年迈的父母,还先后将两个弃婴抚养成人,现一个女儿已结婚生子,一个女儿在上大学。李东林虽然未曾婚娶,但他已是四代同堂之家,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11月24日,记者来到黔江区金溪镇望岭村采访李东林时,正赶上他家杀年猪。

李东林估算猪的重量

种养持家>>

年年都杀大肥猪

“李莽,你今年杀的这头年猪,比去年杀380斤那头少说也要重20斤!”

“凭我的手感,恐怕是要稳些!”

在场帮忙的邻居与李东林估算肥猪的重量。

李东林,当地年长者和同龄人,很少叫他名字,“李莽”是他的诨名。

“这个李莽不莽哦,他可机灵得很。他不仅把一个家打理得好好的,还会医牲畜,兽医技术在方圆几个乡镇都有名气,他可算是望岭村的一个奇人。”邻居龚节林老人说,李东林特别勤快,为人处事也不错。

今年56岁的李东林,为视力一级残疾。6岁那年,他的双眼出现红肿、流泪。父母用一些小土方熬水擦洗后,认为就会好起来,没想到更加严重。父母只好背着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左眼球已经坏死,通过手术将其摘除。右眼球虽然保住了,但已没有了视力。

从此,小小年纪的李东林,整个人的世界变成了一片漆黑。走路要别人牵,吃饭要别人递上手,吃菜也要靠别人拣。父亲原本希望他今后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万一读书不行就把缝纫手艺教给他,也不用为今后的生活犯愁。

事与愿违,李东林的童年和少年就这样耗在了家里。为了今后的生存,父母教他摸索着学做一些家务活,有时还带着他到地里干一些简单的农活。步入成年,李东林很快就适应农村一些较为繁重的农活,比如挑水、打柴、种庄稼,煮饭、养猪等,以及田间地头农作物从种到收,不需要父母打帮手,李东林都能独立完成。

“李莽确实厉害,上山打柴,他分得清山林中的干树木;下地干活,他能把地头的草锄得干干净净,还不损毁一根农作物。”谈到李东林,附近的龚政雍老人也特别佩服他的生活能力。

“家里以前农作物种得多,每年喂3头肥猪,卖1头杀2头,从2018年父亲去世后,就只喂1头肥猪,一年够一家人吃就行了。”李东林说,从他开始养猪到现在,年年都杀大肥猪。

李东林去帮附近的村民医治牲畜

饲养种猪>>

拜当地兽医为师

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大,落在李东林肩上的不只是一日三餐那样简单,他要想着如何挣钱解决家里的一切开支。出门打工人家不要,上街摆摊做小买卖不现实,他想着还是靠养猪来赚钱。

“仅靠喂肥猪卖,是赚不了钱的。”李东林说,当时,家家户户都肥猪赚钱,不少家庭还靠喂母猪产仔赚钱,他想到喂公猪应该有市场。

说干就干,李东林花160元买回一头小公猪饲养。饲养了半年,李东林的生意就来了,左邻右舍那些养母猪的家庭,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做到了周边的水田、太极、白土等乡镇。

经营一段时间后,由于路途较远,公猪经常出现少食、困睡等症状,李东林便请当地兽医龚政云为公猪“把脉”。

按辈分,李东林要喊龚政云表叔,由于经常麻烦龚政云,李东林索性拜他为师。

“当时他要我教他兽医技术,我很吃惊!怎么个学法,医治牲畜全靠眼睛观察、用手去操作。”龚政云回忆当时的情景,虽说他双眼看不到,但他很聪明,便答应教他怎么用手测试牲畜的体温,以及摸牲畜鼻上出汗的症状。

时间一长,龚政云教会李东林怎样给牲畜打针、配药等,遇到附近哪家的猪牛羊生病,龚政云就叫上李东林,教他如何用手感去判断牲畜出现的疑难杂症,李东林都能很快记住。

后来,李东林在龚政云的指点下,不仅擅长医猪,还会医牛羊,多年来从没出现过差错,他的兽医技术也得到周边村民的认可。

经营种猪8年,李东林先后喂养了13头公猪,在当时每天有上100元的收入揣进腰包,李东林可算是抓住了商机。

李东林打电话告诉两个女儿家里杀猪了

东奔西忙>>

先后捡养两名弃婴

一九九一年农历六月初六中午,李东林上街买肥料,背着肥料回家经过一处石拱桥,听到桥头有婴儿啼哭声,还有人在说:“这肯定是哪家想生儿子丢的,重男轻女要不得!”

大汗淋淋的李东林,循声走过去,同村的张碧看到了他,说:“李莽,你来得正好,你把这娃儿捡回去喂起,保证你今后享福!”

听张碧这么一说,说到李东林的心坎上了。他赶紧把肥料寄存在附近,张碧将孩子抱出来,收拾好装进背篓让李东林背回家。

刚走到院坝边,母亲蔡仲琴看到李东林背着个婴儿回来,赶紧接下背篓,父亲李贵成也赶过来,一看孩子就一个小毯子包裹着,会缝纫手艺的李贵成,找出些布料,赶制了两套新衣服,用水洗过晾干后给孩子换上。

李东林没来得及喝口茶水,从衣柜里取出500元钱,上街给孩子买奶粉、奶瓶。

当天晚上,李东林还给孩子取名“李红英”。孩子交给父母照管,李东林仍然外出挣钱。

二零零一年冬月初二,李东林在赶猪回家的路上,又捡回一个女婴,取名“李红梅”,正好凑一对女儿。

“捡红梅时,红英满10岁了。我当时想都没想今后靠什么来养大两个孩子。”李东林说,他当时觉得一天收入还可以,就没想过今后孩子读书靠什么来支撑。

后来,当地政府将李东林一家纳入农村低保,黔江区残联也将他家3间木房,纳入残疾人危房改造“安居工程”项目,解决了后顾之忧。

母子俩生活很开心

孝老爱小>>

美满家庭乐融融

“从把她们捡回家后,我就当是亲生的一样,就算没有低保,我砸锅卖铁也要送她们读书,看看女娃哪点比男娃差。”李东林说,自己不识字,不能让两个孩子也没文化。

“大女儿初中毕业后,我想她再去复读,考高中、考大学,她可能是想给家里减轻负担,硬是不读了,要出去打工。”李东林说,今年大女儿满30岁了,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小女儿在重庆读大三,她也跟姐姐一样孝顺、懂事,从不乱花一分钱。

如今李红英在江西开一家餐馆,只有过年才回家。每次回来时,都叫父亲不要劳动了,和奶奶一起去江西那边生活。李红梅节假日回家,家务农活抢着做,尽量帮父亲和奶奶分担家务活。

“爸爸和爷爷奶奶一辈子生活得也不容易,爸爸眼睛看不到,爷爷奶奶多病,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妹养大,还送我们读书。”李红英在电话中说,“他们不仅是我们姐妹最大的恩人,更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每年杀了年猪,都是把猪身上最好的肉留给我们回来吃。”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两姐妹经常给父亲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不希望她们留在家里,只要她们过得幸福就行!”李东林说到两个孝顺女儿,心里甜滋滋的。只要他能劳动,就不想过早地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他现在唯一要做的是把年逾八旬的母亲照顾好,让母亲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记者 李诗素 谢建秋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