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民歌——啊啦调

夏夜里,酉阳自治县大坪山下的大湾沟,月光如水,清风习习,松涛涌动,偶尔响起几声虫鸣。天籁之声反衬得山村之夜愈加幽静。

啊啦调走上大舞台

“啊,啦—啦—啦……”一曲啊啦调仿佛一支穿云之箭,划破夜空,震撼心灵。这是寨子里的“歌唱家”在练歌呢。

大湾沟是一个风光秀美、山环水抱的寨子。寨前的细沙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玉带。寨子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务农。为了提精神,鼓干劲,在田地干活、修房建梁的时候,人们喜欢吼唱啊啦调来助兴。因为每句歌词以“啊啦啦啦……”作为衬词,故名为啊啦调。衬词部分虽然没有实际意义,却是精华所在。衬词用当地老百姓自创的饶舌唱法演唱,出现弹音效果,唇齿间舌头不停的颤抖,高亢但不失圆润的号子,悦耳清新,宛如天籁。

啊啦调表演

啊啦调的演唱,采用一人“提板”,众人 “合腔”的表演形式。一领众和,演唱人数少则三四人,多则几十人。领腔的人必须懂行,熟悉各种腔调和演唱技巧,并能熟记歌词,才有资格“提板”。

情歌是啊啦调的主旋律,在酉阳民间,有“十对男女九对歌,十首山歌九情歌”的说法,无论是歌曲形式还是歌词内容,啊啦调都完整的保留了它最初的质朴。民间艺人用高昂的唱腔倾泄出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地俏皮灵敏、泼辣诙谐的民风,折射出特定地理环境下,老百姓自由开放的思想心态。

宝剑村

酉阳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啦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寨子里的演唱高手熊正禄,也被认定为酉阳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一辈子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唱歌。他的祖父熊念之、父亲熊国发都是当地号子高手,受家庭影响,熊正禄从小就喜欢唱民歌。13岁便跟着帮腔,15岁便开始提板,唱法日渐成熟,最终成为提板中的佼佼者。2007年,央视记者来到酉阳黑水采访,啊啦调初登央视荧屏;2013年,国家民委“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型文艺汇演走进酉阳,熊正禄凭借一首啊啦调与腾格尔等明星同台演出。不仅如此,熊正禄还将啊啦调唱出了国门,让高亢有力的黑水号子在法国的街上回荡。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劳动依靠人力、畜力耕作时代已经过去,啊啦调作为劳动号子的意义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熊正禄也常被其他乡镇请去传授啊啦调,有了众多弟子。

动人的山歌声在酉州大地上空飞扬,歌声伴着美景,使人心旷神怡,也让人看到了啊啦调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 姚颖 彭鑫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