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一隅】炊烟袅袅柴火饭

◆刘恋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不知怎地,每次读到木心笔下的《从前慢》时,我总会忆起在乡村的生活,眼前会看见炊烟袅袅直上云霄,鼻尖上会划过慢火细烹柴火饭的香味。

柴火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挺常见的,庆幸作为九零后的我,赶上了那趟末班车,让记忆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柴火饭的醇香。小的时候,在我们乡下,家家户户都是用土灶,那用砖堆叠而起的土灶,又大又笨重,靠着墙角而起,扩散到了厨房中央,占领着厨房最重要的位置。而那根笔直向上的烟囱,则是土灶和蓝天白云对话的通道,也是家人之间默契的物语。那些在农田干活的人,隔远处看一眼自己家的烟囱已是青烟袅袅,就知道已经是饭点了,便不慌不忙,收拾好农具往家里赶。

在那个年代“民以食为天,食以柴为天”的谚语如雷贯耳,但我家的柴火从来都不是买的,全靠大家子人,从各处积攒,平日里路上看见树枝,都顺路捎回家,连着放学路上的那几公里地,都是我捡柴火的阵地。当然,柴火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从山林里捡回来的。秋冬季节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我们去山林搜刮松树、樟树的枯树枝,然后再把收集好的柴火捆成捆,用扁担一趟趟地挑下来,码在门口,再加上稻草和秸秆,便成了古诗词里常常提到的“柴门”之景了。

父亲做饭的时候,我经常守在旁边,没少往土灶里添柴火,但也常常因为往灶膛里乱放一堆,而被父亲教育:“ 烧火的时候,要架空,火要空心,人要实心哩,你放这么多柴火,怎么能烧得起来嘛。”就这样柴火旺旺,映得人脸红,热的时候,汗水会顺着脸颊留下,米香味就从锅盖的边边角角飘散开来,好似锅里的粮食在做最后一次叮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柴火烧出来的米饭香喷喷哩,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就差远了。”六十岁的父亲喃喃地说到,这些年,液化气和电早已经伸人了乡间人家,但庆幸的是,我们家固执地留着那一方柴火灶,大抵是因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山珍海味,珍馐美馔,在人家柴火面前,终究少了一份滋味。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