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在他手里大放异彩

黔江石鸡坨土陶,曾是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日常生活用品,其一直沿袭原始古老制作工艺烧出陶器,现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然而,古老的技艺终究抵不过现代工业的发展,千年技业危在旦夕……

拉坯

2015年,刘海龙在当地政府与父亲刘沛良的劝导下,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重担。作为第三十代传承人,他不断探索、试验,研发出各种形形色色地陶艺品,使曾经低迷的石鸡沱土陶渐渐重现生机,将石鸡坨地区千年陶史续写出新篇章。

12岁师从父亲学制陶艺

刘海龙今年37岁,出生于制陶世家。其祖上从宋代开始,便世代承袭这门手艺,父亲刘沛良更是从事土陶制作50多年,被黔江区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12岁时,刘海龙正式成为一名学徒,跟随父亲学艺。学艺期间,一年365天,除过年几天假期外,日日与土陶作伴。

“起初,我学习兴致还是挺浓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就有所懈怠了。但是家族的手艺必须要有人来传承,父亲不希望这项家族手艺在我这一代失传了,所以对我甚是严格,在父亲严厉的教导下,我不得已坚持了下来。”回忆起学习陶艺的过往,刘海龙不禁无奈地说道。

制作陶器,打牢基本功是关键,刘海龙前后花了3年时间才把基本功打牢。同一个陶器罐,好不容易做出来,结果遭到父亲否定,要被自己扔掉,然后再重新做,再扔掉,再重做,这样的动作重复了3年。夏日的作坊热得长痱子,寒冬冷得双手长冻疮,3年下来,刘海龙自己也数不清,被父亲否定了多少次,摔了多少个陶罐。

雕花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3年的反复练习,最后一次,他做的陶罐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肯定。他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原来要完成一件陶器制品,按照刘氏制作工艺,需要经过选泥、揉泥、拉坯、修坯、印花、上釉、烧制等18道工序。而刘海龙在前面3年的学习过程中,只学习到了前面4道最基础的工序,所以他又在父亲要求下继续深入学习5年,才把所有的技艺掌握。

低迷时放弃坚守外出打工

“土陶制品在20世纪60年代还比较畅销,到了80年代便开始衰落了。”刘海龙感慨道,土陶畅销时期,他所在的石鸡坨地区有30多家土陶作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陶瓷、不锈钢等产品的兴起,传统的土陶制品便逐渐失去了市场。如今,整个黔江区只剩下他们一家土陶作坊。

“当时,我身边有很多制陶人选择放弃制作陶器,不是另择他业,就是南下打工赚钱。”刘海龙说道,他自己由于年轻心高气傲,不愿意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老一辈的手艺,更何况当时看不到土陶制作的任何前景。所以,学成出师的他放弃了子承父业,而是加入外出寻找工作机会的洪流。

在外打工期间,“家乡”二字时时刻刻萦绕在刘海龙心中。尽管在外打工的这段日子学到了不少新技能和赚到不少钱,但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土陶制作工艺也一直牵绊着他。尤其是随着父亲年事已高,没办法继续从事土陶制作,迫切地希望他能回来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尽管此时的刘海龙仍然不看好这一行,但在父亲的施压下,他于2015年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回家发展。

非遗研培助他找回信心

“刚开始回家的时候,我都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做事,完全就是为了应付我父亲。”刘海龙说道。没想到,一年后也就是2016年,石鸡坨土陶制作工艺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他还获得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的名额。

国家政策对于这项技艺保护工作的强力支持,让刘海龙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土陶工艺的光明前景,于是他决定不仅要把这门手艺重新拾起来,还要传承下去。经过研培计划的课程学习,刘海龙清楚地明白,要想以制作土陶为生,并且将土陶继续传承下去,必须要对当前的局势加以创新,否则只能延续80年代刘氏土陶的厄运,迟早被社会淘汰。

向顾客介绍土陶品

2017年,刘海龙在政府的组织下,再次走入校园,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并在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老师们的指导下,他开始尝试制作工艺性更强的茶具、摆件、装饰品等物,通过增强工艺品的艺术感和设计感,来提升陶器的附加值。

“一个碗过去卖5元钱,现在好的能卖上百元。”刘海龙表示,“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自己慢慢从中看到土陶制品的发展前景,对于土陶制品未来发展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不断创新使非遗“活”起来

经过不断地学习,刘海龙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更加注重提升土陶制品的各种附加值,促使石鸡坨土陶的“提档升级”,并且不断创新,让这项非遗技术“活”起来。

刘海龙不仅在土陶品类上创新,从泡菜坛到茶杯茶壶再到工艺摆件,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同时还对传统土釉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研发,尝试从釉料上对土陶制品进行升级,使之更能够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最终,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刘海龙研发出近6种釉,打破之前釉料单一的情况,土陶制品越发精致美观。

非遗“活”起来,必须走出“深闺”,刘海龙深谙此理。为此,近年来,刘海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向世人展示自家土陶制品。不仅积极地到各地参加各种展览,还与多家杂志社联系,开设专栏向世人普及土陶制艺。同时,他还借助淘宝、抖音、微信等各种互联网平台推介,为自家土陶制品插上“云”翅膀飞向全国各地。

此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海龙还建立了“石鸡坨土陶传习基地”,该基地在2018被政府纳入扶贫开发项目,免费为贫困户家庭传授技艺,帮助其脱贫。同时,还面向广大市民提供手工制陶体验服务,让大家能够亲身体验手工土陶的制作工艺,更深入地感受到土陶制艺的可贵之处。

近年来,通过各类展售活动、平台推介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销售,刘海龙不仅盘活土陶基地,其年收入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目前年产值高达近百万元。同时,也让曾经“藏于深闺”的非遗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匠心坚守让泥土之香长留

“低头看炉火,抬头望孤星,寒窑陶匠顶烈风,夜深人静听水声,天寒肚饥盼精品,抱得精品两袖风!”刘海龙感叹道,世上三大苦的行业是烧窑、打铁、磨豆腐。听他介绍完制陶的整个步骤,才能了解这个行业的辛苦。

陶土运来,首先便是揉泥,反复地踩,反复地揉,陶土的韧性直接关系到后期陶的烧制,随后拉坯、修坯、印花、上釉、烧制……每个步骤看似简单,却需要制陶人有足够地耐心,日积月累地练习,才能让每个细节都变得有条不紊。

陶,是泥与火的艺术,成型的陶坯还需经过光和火的考验,在阳光下暴晒,在进入窑洞,经过窑火800℃—1000℃的高温炙烤,才算完成了一次土陶制作。

“整天与泥巴打交道,虽然很辛苦,但值得,我要把这门技艺坚守下去。”现在,刘海龙有了1000多平米的厂房,还作为重庆市非遗扶贫工坊,免费向全区居民提供培训,并为部分培训合格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不用外出,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工作挣钱。

下一步,刘海龙还准备继续深造学习,同时加强宣传,让更多人来了解土陶艺术,更好地传承石鸡坨土陶文化。他说,哪怕前路曲折,他定不会再像年少时那样半途而废,他一定秉承这份匠心,将土陶技艺传承、发扬,让泥土之香长留。

(记者 李艳 实习生 胡瑞)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