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因素引动我于2020年11月参加作家采风团前往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在重庆市东南部,境内自然资源丰厚,人文资源独特,有“中国峡谷城”之称。黔江是红军转战过的地区,据称有数十处红军革命遗址遗迹。黔江旅游资源丰富,曾先后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和“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黔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和苗族占全区人口的73.6%,民族风情丰富多彩。这些都是令我向往的因素。而最直接让我向往的因素却来自一首歌:《幺妹住在十三寨》。
准确地说,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收看到抖音播放的《幺妹住在十三寨》MV视频:“幺妹儿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隔水又隔崖,树上喜鹊喳喳叫,蝴蝶双双落花开。土家幺妹乖又乖,甜甜酒窝逗人爱……”原生态的歌声清亮、火辣,还有点儿俏皮。抖音总是奇突的,不完整,不解渴,于是上音乐网把全歌听了,引发我对土家幺妹和土家十三寨的好奇。
一首美妙的歌曲引发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向往,这几乎是生活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多少年过去,今天的人们还乐此不疲、不远千里到广西去找寻《刘三姐》歌声里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到云南去找寻《五朵金花》歌声里的“大理三月好风光”,去北京北海公园享受“让我们荡起双桨”,到俄罗斯体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上网检索“十三寨”,从十三寨认识到那是黔江的土家族十三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全包围的四合院,土家吊脚楼民居,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农耕田园,一条板夹溪蜿蜒流淌……藏在大山深处山清水秀的十三寨!十三寨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原生态集居带,融土家族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在一处,集武陵山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峡谷景观于一体。这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由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十三个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组成。山水相傍、竹树掩映、溪水清澈,终年四季都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尤其令我好奇的是,在网上读到资料,说是土家十三寨是仅存不多维系着母系文化的少数民族部落,这里一直有推选女寨主的风俗——女寨主不仅要有操持重大事务的决断力,还要会唱山歌。为此,有人把这里称为“十三寨女儿谷”。
如此这般,即便各种事务日程排得再紧,我也决计飞往黔江武陵山机场,参加作家采风团,瞻仰红军遗址,聆听扶贫故事,领略黔江风光,踏勘十三寨,寻访“女儿谷”的幺妹们。
十三寨位于黔江区小南海镇,13个典型的土家院落坐落在两排青山中间的一条小河——板夹溪的两岸,像一串珍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山寨两边群山耸峙,山形奇特;一条小河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座座山寨绿树掩映,生意盎然。土家十三寨,分别是学堂寨、熊家寨、瓦房寨、女儿寨、摆手寨、何家寨、老熊寨、张家寨、龙家寨、周家寨、大湾寨、向家寨、谈家寨,均为百年古村落,共有200多户1000余人的土家原住村民。村民们常年居住在深山沟谷之中,多年来与外界联系甚少,成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聚居带。
坦率地说,作为在广西西北部山区长期生活过的我,对中国西南山区特别是深山沟谷中十三寨的这种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并不陌生,抑或说,对在这样的大石山区里山民们的生活状况相当熟稔,简单说来,就是:山形奇特,可供观赏却不宜农耕;河水清澈,可供嬉戏却无法浇灌田地;山寨安逸,可是大石山区里农业比较效益低,增收难,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极大。
多少年来,十三寨的村民们都是守着有限的一点山地,种植庄稼和养殖牲畜维持一家人的生存。在进入十三寨前,我请教区里的陪同人员,十三寨的村民过去靠什么维持生计。他告诉我,过去全靠种庄稼,有一点稻谷,大多是包谷、黄豆、麦子、红苕、洋芋。我问吃得饱吗,他说,正常年景勉强能让全家人吃得上个半饱,遇到年景不好,收成差一点,全家人糊口都成问题。最要紧的是没有钱,遇到孩子上学、家人生病、婚丧嫁娶,找几个钱特别难。特别是过去十三寨的交通条件非常艰苦,进出村寨只有小道和水路,只能步行和乘船,去一趟县城要一两天时间。改革开放后,这里的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有班车开到村寨,可是公路还是砂石路,缺乏维护,坑坑洼洼,坐在车上非常颠簸,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说,对于老人和晕车的人,坐一次车就是受一次罪。那时每天班车也只有两班,进城回寨子还是不方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年轻一点的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家里的土地只好撂荒。
这些就是黔江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的十三寨村民的一些生存状态。尽管这里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聚居带,可是让数千村民的生活如此困难,当然不是国家扶贫工作所能忽视的。
国家宣布进入脱贫攻坚决胜阶段后,黔江区于2016年宣布摘掉国家级贫困区县的帽子,土家十三寨不仅实现脱贫,与此同时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看十三寨获得的各种荣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乡村”、“中国宜居村庄”、“中国首家土家生态博物馆”、“重庆十大避暑纳凉目的地”……
十三寨获得的这些荣誉首先得益于国家的政策。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黔江区政府顺势而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乡村经济,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打造土家十三寨。主要是加大力度对土家吊脚楼群进行保护和修缮,对院落连接道路进行整治,对道路、桥梁、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提高了土家十三寨与外面世界的交流水平。政府和旅游公司合作,在十三寨修建民俗博物馆、民族体育竞技场、山歌传习室,把“山歌发源地”的巨幅标语刻写到高山峭壁上,组织专家对13个寨子调查研究,确定了“一寨一品”策略,实施特色村寨的品牌建设。土家十三寨终于获得国家4A级景区的认证。
实施旅游开发后,十三寨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区政府招商引资,引进了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参与建设十三寨。十三寨的绝大部分村民把自己的部分土地租赁给了花木公司。花木公司开始经营起村民的土地,而村民每年从公司获取每亩500元的租金。从 2014年开始出租,租赁年限14年。土地流转政策使得村民们荒废的土地资源得到重新利用。
土家族村民当然不会就此早早靠着收地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他们是勤劳而且聪明的。村民们通过旅游表演、商品销售、农家乐经营等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有的一起创办旅游公司提供旅游服务,有的从事舞蹈、山歌等文艺演出,有的开起小卖部,有的开设小吃摊点,有的制作土特产如野生菌、蜂蜜销售。村民们开设的农家乐达到50多家400多个床位,带动了 250余户参与旅游配套服务。现在十三寨一年接待游客人数竟能达到50万人次。13个寨子实现户均增收 6000元左右。
大石山区里的十三寨的变化,让曾经长期生活在桂西北大山里的我大开眼界,深为震撼。
我寻访十三寨,不只是为了领略土家族风情,聆听脱贫故事,其实还为的是那首《幺妹住在十三寨》美妙的歌曲,为了想了解那仅存不多的维系着母系文化的少数民族部落,那里推选女寨主的风俗,为了亲眼见到歌声里美丽的土家幺妹们。
到了黔江,才知道演唱《幺妹住在十三寨》的土家族女歌手覃诚芳真的就是十三寨的幺妹,而且,她不仅是十三寨的幺妹,还是十三寨的总寨主!是2016年通过公开竞选被选上的。总寨主就是这十三寨的文化领袖,对内负责协调村寨关系,组织村寨活动,对外负责推广和宣传土家文化。这就是说,十三寨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总寨主责无旁贷,各寨寨主都必须尽力,幺妹们要做出更多贡献。
为了推广和宣传土家文化,覃诚芳2018年9月尝试着做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抖音播放,截取由她录制《幺妹住在十三寨》MV视频的15秒片段上传到抖音。她本来不抱什么奢望,却在第二天迎来了意外惊喜,一夜之间获得了将近五十万的浏览量,过一天浏览量就超过来百万——而我当然也是粉丝之一了。十三寨推选覃诚芳做总寨主是做对了。她成了土家族的一张名片。很多网友通过她的歌声,认识了土家族民歌,她不仅将土家族民歌带出了大山,更重要的是,她把更多人的目光带进了十三寨。
覃诚芳不仅为自己的家乡十三寨做出了特殊贡献,也为自己的歌唱天赋开辟了成功的道路。她高亢悠扬的嗓音,火辣俏皮的演唱风格,把土家族山歌风格做了很好的演绎,在演唱民族风情歌曲上独树一帜。她连续两次夺得了全国山歌大赛第一名,应邀赴保加利亚参加“第46届布尔加斯国际民俗艺术节”,还获得过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北赛区原生态组银奖、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铜奖、广西柳州第三届“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最佳演唱奖、2018中国民歌夜“最具民族风情”奖、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第二届山歌王争霸赛全国“十大山歌王”、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星大赛“艺术之秀”、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全国12强等等,成了名副其实的“山歌女神”。很多听众纷纷留言:“听着听着就不由得想去十三寨,亲自看一眼这儿的土家风情。”
作家采风团的主要行程之一是参观十三寨。我向接待的主人打听总寨主覃诚芳会不会出来接待我们,得到的回答颇为让人扫兴:覃诚芳很忙,去重庆参加一个重要活动了。
然而,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作家采风团登车出发,车上的导游员就是一位穿着土家族盛装的土家族姑娘。她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我姓庞,叫庞娇,来自十三寨。大家叫我幺妹好了。”庞娇幺妹长得很漂亮,圆脸庞,大眼睛,浅酒窝——“土家幺妹乖又乖,甜甜酒窝逗人爱”,忽然就想起了十三寨的著名歌手覃诚芳和她的歌。我问幺妹:“幺妹,你认识歌手覃诚芳吗?”她微微笑道:“认识啊,她是我们的总寨主。”
提起寨主这个话题,车上的作家们顿时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问起选举幺妹做寨主的习俗。庞娇幺妹给大家做了一番介绍,说覃诚芳就是公开招聘寨主大会上选出来的总寨主,除了总寨主,大会还选出了每个寨子的寨主,一共13位幺妹。她忽然自豪地笑道:“我也选上了,是瓦房寨的寨主。”圆脸庞上露出浅浅的酒窝。
哈,导游幺妹竟然就是寨主!
提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寨主,人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浮现以往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的各种寨主形象,或者是威严的,或者是骁勇的,或者是慈祥厚道的,实在很难跟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形象联系起来。可是面前这位年轻漂亮的幺妹实实在在就是十三寨里瓦房寨的寨主!
我问她:“你当寨主怎么不在寨子里管事呢?”
她告诉我们,寨主在寨子里管事是义务劳动,有事就管,平时自己另外还要打工挣钱,有时晚上去寨子里解决一些问题。我说寨主有点像是志愿者。她肯定地说,寨主就是志愿者,可是平时寨主也没有多少事情要做,所以自己还另外担任了黔江区青年扶贫志愿者。她说她们几个幺妹在抖音上有一个节目“土家八幺妹”,在节目里推荐土家十三寨的旅游活动,推荐扶贫农特产品,蛮多外地人就是通过“土家八幺妹”这个节目参加到土家十三寨的旅游活动中来,还网购了不少扶贫农特产品。
我问:“土家八幺妹,庞娇幺妹你是领头的吗?”
她嫣然一笑,露出浅浅的酒窝,说:“不是哦,我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哦。领头的是我们十三寨的寨主队长李佳幺妹,她也是女儿寨的寨主。李佳幺妹特别能干,是我们青年扶贫志愿活动的领头人。她评上过我们黔江的青年文明标兵,得过黔江‘最美旅游导游大赛’的冠军。”她略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李佳幺妹还获得了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啵!”
我问这次能见到李佳幺妹吗?她想了想说,好像她另外有一个任务。说罢又对我嫣然一笑,圆脸庞又一次露出浅浅的酒窝,神情里有点抱歉的意思。
我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见到庞娇幺妹,得到你这么优质的服务,看得出土家幺妹又漂亮又能干,而且土家十三寨的幺妹还特别能干,我们就很高兴啦!
很富于旅游经验的巴士司机显然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及时播放起覃诚芳演唱的《幺妹住在十三寨》——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
隔山隔水又隔崖,
树上喜鹊喳喳叫,
蝴蝶双双落花开。
土家幺妹乖又乖,
甜甜的酒窝逗人爱,
一壶罐罐茶芳香醉人怀,
一支山歌调飘到云天外。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
山青水秀花儿开,
吊脚楼上我望情哥,
唱着山歌等你来。
山寨风情惹人爱,
红红的篝火摆起来,
一曲哭嫁歌心思让你猜,
一个红绣球牵出情和爱。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
山青水秀花儿开,
吊脚楼上望情哥,
唱着山歌等你来。
(文章原发表于2021年5月25日《人民政协报》,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现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