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贞瑞是我们黔江区水田乡龙桥村高家庄人,出生于1905年,是成都“二一六”惨案死难的革命烈士之一。
白贞瑞八岁开始读私塾,1922年到1927年春,分别在青杠乡(今城南街道境内)灵芝寺、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1927年春,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白贞瑞从小用功好学,勤奋刻苦,严冬酷暑手不释卷,尤其爱读历史小说,对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爱国、爱民、不畏强暴的精神十分崇敬,生性刚直重义,赋有正义感。
在大革命的激流中,白贞瑞积极追求进步,他和同学石邦渠、陈选等志趣相投,关系密切,在石、陈等人的帮助下,参加该校进步组织“赤烽社”,成为该社的积极分子。1928年2月14日,军阀刘文辉自行任命他的秘书杨廷铨为省立第一中学校长,遭到师生的坚决反对,学生开展了拒杨斗争。杨廷铨恼羞成怒,带兵丁强行入校,夺取校印,占领校长室,强迫学生服从,并开除学生十余人。省一师的学生在陈选、白贞瑞等人的组织下,以“赤烽社”为核心,组织“拒杨大同盟”,呼吁社会各界支持省一中学生的正义斗争。成都各大、中学校革命团体共组织学生四五百人声援省一中学生。之后陈选、白贞瑞等百多名学生找杨讲理,责问杨为何殴打侮辱学生,要杨收回成命,恢复被开除学生的学籍,并交出校印,离开学校。杨廷铨拒而不受,还以高压手段相威胁,激怒了广大学生,学生们一阵拳脚,将杨打翻在地,因人多手重,杨廷铨当场毙命。
2月16日黎明,反动军警荷枪实弹,如狼似虎,杀气腾腾地前往镇压,包围了省一中、省一师和成都大学,抓捕了中共川西特委宣传部长袁诗荛,共青团川西特委书记周尚明,中共成都大学支部书记钱芳祥以及白贞瑞和其他师生共100多人。当天下午,未经审讯,白贞瑞等14人被杀害于成都下莲池畔。牺牲之前,白贞瑞等正义凛然,慷慨激昂,历数敌人的罪行。他们高呼:“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苏维埃!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他们在凶恶的敌人面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震慑了敌人,影响和教育了广大群众。
1981年,四川省民政厅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追认白贞瑞为革命烈士。年仅23岁的白贞瑞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永远铭记在黔江人民的心中。
(黔江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