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陈卫名师工作室”工作纪实

深入课堂齐聚力

群策群议共发展

日前,黔江区“陈卫名师工作室”在新华中学召开春季工作会议,对2021年春季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会议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黔江区中学语文教研员陈卫老师主持,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如图)。

会上,针对工作室成员对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困惑,陈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阅读写作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讲座。在讲座中,陈卫老师旁征博引、语言精当,鞭辟入里地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几个重要概念,并提出如何“把握学科大观念”的建议,为大家着手新教材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整个讲座有深度,有理论,有案例,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收获匪浅,之前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了,也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为工作室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促进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成长,日前,黔江区“陈卫名师工作室”在新华中学举行了春季学期第一次听评课活动。

来自新华中学的周代兴老师展示了公开课《向经典文本学习表达——演讲词语言的言形(意)冲击力鉴赏》。周老师从“言形(意)冲击力”着手,将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下册第五单元《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揣摩语句,掌握演讲词形成言语冲击力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展示了一堂立足于学生生长点的真实课堂。

课后,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了评课活动。大家充分肯定了周老师将学术性语言、文学理论概念纳入课堂的教学构思。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适当接触文学理论知识,不论对于语文学科学习,还是应对高考,都非常必要。成员们还提出了将“言形(意)冲击力”分解为“言形冲击力”与“言意冲击力”,厘清二者的关系更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建议。

最后,陈卫老师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演讲词单元教学的落脚点放在语言的解读上,以及对翻译类文本采取对读法都是非常恰当的。语文课可以运用“增、删、替、换、改”五大法宝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设计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人文主题。

黔江区“陈卫名师工作室”陆续开展活动旨在促进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让教师们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同时反思自身课堂。听评课活动是课堂教学提质生效的重要手段,对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记者 陶原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