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首个“劳务收入10亿元镇”背后的“成功学”

邻鄂“桥梁大军”年收入破10亿元

【阅读提示】

邻鄂镇地处重庆市黔江区东部边陲,与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接壤,总人口1.44万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该镇就陆续有村民外出务工并开始接触桥梁建筑。经过30多年的传帮带,如今他们已经在西南地区甚至是全国的桥梁建筑行业中都小有名气:从业总人数达6000人,占全镇1万名劳动力的60%以上。其中,有桥梁建筑业大小老板500余人,业务涉及桥梁设计、桥梁建筑、建筑材料供应等各个环节。目前,桥梁建筑劳务收入已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正由于这支庞大的“桥梁大军”在外闯荡打拼,为家乡挣回了每年超过10亿元的巨额收入……

武汉北四环施工中的高架桥

抱团专攻“高架桥”

“桥梁大军”成品牌

田宽,邻鄂镇沙子场社区一组居民,是这支“桥梁大军”的创始人之一和杰出代表,也是黔江区建筑商会首任会长。

1981年出生的田宽,18岁入伍当兵,21岁退伍后四处打工谋生。由于特别能吃苦、肯学习,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他自学了很多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2008年9月汶川地震后,他便作为黔江区第一批去灾区从事灾后重建的人,主攻当地群众的房建工作。在随后1年多的时间里,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外出务工并专攻桥梁建筑的老乡、同村村民刘国学那里听说“做桥梁工程很有意思”,他便苦钻桥梁知识,并很快积累了有关桥梁设计施工的基础。

2009年7月,田宽通过免收工程款的方式,在为灾区人民献上50余万元的大爱之后,便与朋友一起前往上海,参与京沪高铁以及虹桥车站站前高架桥的修建工作。从此,他与桥梁建筑结下了不解缘。也就是从这一年起,田宽不断深入钻研,并很快约上几十名同镇的老乡成立了自己的桥梁施工队。尽管这支队伍最初人数不多、实力也不是很强,但凭借他们的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很快便在桥梁施工行业打出了名声,且迅速发展壮大,成了“邻鄂桥梁大军”的一股燎原星火。

在桥梁建筑行业,无数公司和老板都发现这支来自重庆黔江的队伍与其他施工队确有不同:这帮人不仅特别团结、特别能吃苦,而且还谦虚好学、很有格局并极具上进心。因此,其中很多一线工人得到工地上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喜欢,并愿意收其为徒。得到“师父”们的真传后,又迅速成为各项目的骨干。拥有过硬的技术之后,老乡们开始思考抱团发展并成立公司。由于他们为人诚实,技术过硬而且服务优质、报价实在,承接项目也越来越多。而且通过“邻居带邻居、老乡带老乡”的方式,从同镇老家赶来加入这支“桥梁大军”的人也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如今,田宽、刘国学还有同镇高坪村村民王宗学等50余人,都早已从最初的打工仔变成了身价从几千万到上亿元不等的桥梁建筑老板,而且大部分都还靠着自学考取了道路桥梁工程师证。如今说起他们征战全国“桥梁江湖”的成果时,他们当中谁都可以一口气念出诸如“江苏无锡东站站前高架桥,四川成绵乐(成都-绵阳-乐山)高速铁路高架桥,京新(北京到新疆)高速高架桥,湖北武汉北四环高架桥”等至少20个项目以上,如数家珍。

“10个邻鄂人在外打工,至少有9个在从事桥梁建筑。”田宽告诉记者,如今这支基本全是邻鄂人的“大军”总人数已超过了6000人,而且从桩基开始,到承台、墩身、现浇厢梁、防撞护拦、桥面铺装等各个环节的设计、施工包括绝大部分的材料供应“都是咱们自家人”,相关公司也已上百家。截至目前,这支队伍的足迹已遍布重庆、四川、江苏、内蒙、北京等地,年总入收也已突破10亿元。

红色基因成“灵魂”

“大军”建设有秘方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黔江区邻鄂镇的“桥梁大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除了他们吃得苦、下得蛮、肯钻研、讲诚信之外,更主要的是这支“大军”的背后,都有着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有人说,邻鄂镇这支队伍实际上是一支“极具红色基因和能量的农民工队伍”。

成贵高铁项目施工中的高架桥

以田宽为例,最初的他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武警退伍兵,而且学历也不高。但正因为他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能吃苦、肯学习、而且还特别讲大爱的情怀,才能够让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边做边学,就熟练掌握了桥梁设计和建筑的各方面技术,而且还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工程发包方的信任与肯定。在他和他的企业成长过程中,“红色基因”始终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实,整个邻鄂镇的“桥梁大军”发展过程也是如此。他们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二包三包”,无一例外都坚守着“吃苦耐劳、质量过硬、合作诚信、胸怀大爱”的“黄金十六字”。也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敢闯敢干的性格,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新人站了出来,一批又一批“老人”成为老板,并就这样“传帮带”打造出了这支业界闻名的“桥梁大军”。

“桐子开花碗碗红,湖北过来一条龙(贺龙)。神威吓倒双枪将,孤胆震死扁毛虫。”田宽说,他经常和老乡们一起,向外地工友和合作伙伴们讲述着家乡的红色故事:1934年4月8日。红军从马喇集镇出发,经甘溪到沙子场宿营,又打击了土豪蒋益三(外号蒋撮瓢),没收浮财分给贫苦农民;1934年4月20日,贺龙又率领红三军由湖北咸丰活龙坪抵达沙子场宿营;1936年1月1日,红六军团十八师在强渡唐崖河,艰难冲破国民党黔江保安团周化成部的阻击后,当晚抵达沙子场宿营,踏着积雪打击了土豪冉玉楼,将他家的粮食、物资分给贫苦农民过节。受红三军多次转战黔江特别是两次从小溪沟至沙子场往返过境影响,邻鄂镇有18人参加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其中,孟子清等人还参加长征,到达陕北……红军当年播下的红色种子,如今早已融入邻鄂年轻一代人的灵魂。

也正因为如此,这支以父子兄弟、左邻右舍为基础,以亲情乡情为纽带,以红色基因为灵魂而组建起来的队伍,才能一如既往坚持技术上讲科学、政治上讲原则,合作上讲诚信、情怀上讲大爱,也是他们出门在外为人处事的“看家本领”。

后方稳固底气足

家乡党政是娘家

“兵团”在外作战,“大后方”强有力的支持自然必不可少。

而邻鄂镇这支“桥梁大军”在外闯出大名堂,就跟黔江区委、区政府和邻鄂镇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倾力支持密切相关。“我们尽一切努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邻鄂镇镇长周涛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邻鄂镇党委、政府都坚持将“桥梁大军”搞好后勤保障和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而政府牵头以该镇籍的桥梁建筑商为主体,专门发起成立黔江区建筑商会组织大家抱团发展,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记者在邻鄂镇走访时发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年度工作安排中,每年都有到外地走访这支“桥梁大军”的安排。“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掌握他们在外的发展情况,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该镇党委书记黄选告诉记者,“除了除协助他们在外融入驻地外,就是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以最方便的渠道和方式,接受镇上的计生、新农合等各项工作,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此外,党委政府还要及时根据他们的用工需求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培训,为他们源源不断提供‘兵源’。”

30多年一路走来,邻鄂人用勤劳吃苦、肯学肯钻、敢闯敢干的精神和根植于骨子里的红色基因,闯出了一条由简单、分散的劳务输出到“专攻桥梁抱团发展,打造品牌形成产业生态链”的“品牌劳务建设之路”。他们普遍具备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红色基因自带的“核能量”,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支由镇上老乡组成的“桥梁大军”一定会品牌长盛不衰,路也越来越宽,并成为黔江乡村振兴的一大独特亮点!

(记者 王华松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