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笑容” 多方“满意”

“不摘责任”加力推进,“不摘政策”加码扶持,“不摘帮扶”加能攻坚,“不摘监管”加压倒逼……

2020年,黔江区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打造了一批新亮点,在群众的脸上,绽放出满满的笑容;国务院扶贫办给予了肯定,说黔江的脱贫攻坚实现了多方“满意”。

蓬东乡麻田村脱贫典型周适合家每年产茧突破5000公斤,连续三年获黔江区“养蚕大户”荣誉称号

满是笑脸的“黔江故事”

载入“中国脱贫攻坚”丛书

1月12日早上,冬日的暖阳洒满大地,在黔江区黄溪镇塘河村二组山下的一栋吊脚楼里,贫困户秦炳林正在烤酒,妻子付正芳正在喂猪,儿媳岳欣正在做饭,一家人分工劳作,美好新生活似画卷徐徐展开。

秦炳林的父亲叫秦安全,今年79岁。他来到院坝上,从孙子秦煜峰手里接过六个月大的曾孙。“哦,哦,哦……”秦安全一边哄着曾孙,一边享受着冬日的暖阳,他的脸上,一直挂着甜甜的微笑。

这满是笑脸的“黔江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不仅在黔江大地上继续上演着,而且还进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写的“中国脱贫攻坚”丛书里面。

《中国脱贫攻坚——黔江故事》已于近日出版。在这部由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的重点出版物中,黔江区的脱贫攻坚故事数不胜数。

平溪村村民发展产业致了富,村民数钱笑开颜

还有,《黔江:内生型脱贫模式》也出版了,它是新时代中国县域脱贫攻坚研究丛书,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组织编写。

这本书里,把黔江一个个脱贫故事娓娓道来……

瞧!2017年12月的一个下午,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来到金溪镇平溪村贫困户龚节林家,看到他们住在破旧不堪的小木屋,靠龚节林熬更守夜“跑腿”红白喜事来维持生计,内心十分纠结,还没等调研结束,就现场为龚节林家谋划“致富经”。

“脱贫的关键在产业。”余长明鼓励龚节林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龚节林一家2018年纯收入达到1.2万元。同时,动员他们改变传统居住观念,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一步住上好房子、逐步过上好日子。”龚节林一家开启了幸福生活,抛去了锁紧眉头的“苦瓜脸”,绽放出充满阳光的“笑脸”。

瞧!黄溪镇塘河村2组贫困户秦安全一家,在4年时间里,家里由3人增加为6人,秦安全不仅有了儿媳、孙媳妇,还有了曾孙,成了脱贫攻坚中的典型,谱写出“三个单身男人圆了五个梦”的经典篇章,被评估组作为脱贫攻坚典型收集。

瞧!原太极乡李子村第一书记姚元和为吃透村情,开展了为期40天的“全户调查”,撰写了40万字的“脱贫攻坚手记”,被评为由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主办的2020年“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

瞧!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黔江区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打造了一批新亮点,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

瞧!李家溪安置点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入选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五个一批”重点攻坚

让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站在金溪镇平溪村异地扶贫搬迁居民点“窄颈子”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那条硬化公路像玉带一样往山外飘去。眼帘里,深度贫困乡镇金溪镇平溪村显得宁静而祥和,朝气蓬勃的村民绘就着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幸福生活的画卷来之不易。2017年12月16日,适逢周六,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来到平溪村。沿泥泞山路、峡谷河道徒步前行,认真查看生态自然资源,详细了解产业项目规划、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后,认为平溪村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要立足实际,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泥鳅、黄鳝、土鸡、梨、李子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盘活资源,提高效益;要充分利用好独特的山地、峡谷等旅游资源,规划好、发展好、经营好乡村旅游,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平溪生态好,筑坝蓄水,搞淡水养殖,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平溪村脱贫的好思路。如今,平溪村3组和4组村民中,已经有19户村民签约卖“生态”,把“生态钱”装进了包里。

曾经瘫痪在床的秦安全,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多年来,黔江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区上下整体动员、尽锐出战,以前所未有的领导力度、前所未有的动员力量、前所未有的资金投入和前所未有的精准程度推进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等“五个一批”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万元,较2014年增长77.7%,建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3万余元,较2014年翻一番。

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村通畅率、村民小组通达率均达100%,农村人畜饮水实现饮水保障、饮水安全“两个100%”,农村现存危房全部“动态清零”,住房安全率达100%。

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亩收万元立体农业基地15.26万亩,优质桑园8.3万亩,特色蔬菜基地26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3.7万亩,实现在家有产业发展意愿、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产业覆盖率100%。

群众内生动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让“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焕发时代光芒。

干部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干部遍访、教师家访、医生随访”三访制度,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全员参与、誓师立令、尽锐出战,做到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确保摘帽不摘帮扶。

社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学师资和乡村医生全面补齐,农村学校和卫生院(卫生室)全部达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民政兜底扶贫全部得到保障。

脱贫攻坚战果辉煌

真正实现多方“满意”

“感谢党和政府把硬化公路送到我家门口,现在我们买农资和卖蔬菜都很方便了。”1月11日,黔江区城西街道迎宾社区9组低保户李贤文分外高兴,他说,如今1公里的“泥泞路”得到硬化,而且硬化通组公路连接到他家院坝,脱贫致富的“玉带”飘到了家门口。

秦炳林、秦煜峰父子在酿酒

“黔江区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基层干部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确实干了实事,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在黔江调研时给予了肯定。

成都理工大学第三方评估组反馈评估意见认为“黔江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部实现,各项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勘测新民村泉洞水源点水源

经过全区领导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黔江区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6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于2017年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群众认可度达96.87%,成为重庆市及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摘帽区县之一,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

当前,黔江区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场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人民群众满意”、“ 全区各级干部对脱贫成果满意”、“ 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满意”。

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他们摆脱千百年来困扰的贫困问题由衷高兴,谈及此事脸上就挂满了笑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发自内心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村道路实施水泥硬化,打通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全区各级干部对脱贫成果满意。全区各级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忘我的敬业奉献,为能够有幸参加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国家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满意。国务院扶贫办、交通部、农业农村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深入黔江开展调研和督查工作,对黔江区的脱贫攻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记者 龚杰品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