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农耕文化 在时光中传承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这是唐代诗人崔道荣在其《田上》中关于农耕的诗句。农耕文化是居住在武陵山腹地的土家族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从传统的“刀耕火种”,到各种农具的大量使用,土家农耕文化与时俱进。

蓑衣斗笠

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子国的领域里就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

土家农耕一共有三道手续,第一次犁田、耙田,第二、第三次经过犁田、耙田的同样手续,土家人叫三犁三耙;接下来就是扯秧,等秧苗扯得差不多就回农耕老板家吃早饭,也就是插秧的队友们聚餐;早饭时农耕主人家炒好特色农家菜,其中炒一大碗大块腊肉,最上面一块叫盖面肉,谁吃了那块盖面肉就是当天插秧的队长。在当天插秧队伍里,插秧最快的一个就是队长,不管什么时候,这个人都要第一个下田插秧。插秧的队伍开始,不管有多少田,剩下最后的一个田就开始摔稀泥巴,土家人叫“糊仓”,也就是插秧的队友们相互糊泥巴。

“糊仓”意味着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谁身上泥巴糊得越多,谁家的收成就越好,仓里储的粮食鼠不咬、虫不蛀,粒粒饱满,颗颗金黄。“糊仓”的民俗里透出的是美好希望和祝福。

在土家族的农耕文化中,蓑衣跟斗笠,是必不可少的农耕“伴侣”。

蓑衣是用棕皮制作而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有的地方也可用一种蓑衣草织成,历史悠久。《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传》:“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何,即荷,带着。说明在春秋时代人们就知道用蓑衣防雨,用笠防晒。

农耕现场(资料图片)

制作蓑衣是从领口开始的,领口部位要排列十五六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蓑衣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也被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制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将用棕锁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要缝制蓑衣,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

而斗笠的制作,相对简单。

斗笠轻巧方便,制作所需的材料取自农家的房前屋后,所以,大多数家庭一般都有好几顶斗笠。斗笠质量的优劣好坏,要看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对斗笠的质量会讲究一些。他们要求将制作斗笠所用的篾条、篾丝、竹叶等,先放进锅里用开水煮沸。据说开水煮后的篾条、篾丝、竹叶,不会虫蛀;同时,还要用桐油浸泡篾条、篾丝、竹叶,防止雨水浸蚀后腐烂。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则没有这些讲究,制作的斗笠显得粗糙许多。有的家庭竹子较多,且经济宽裕,还会编织不同规格的斗笠,供不同人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以前土家农耕中使用的农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土家的农耕文化,依旧在时光中传承。

(记者 谭鹏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