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的“民情日记”

2019年初,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袁光星接上级委派,成为派驻黔江区石会镇工农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带着笔跟本奔走在田间地头,本子上也密密麻麻记满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头事”:村里的李子滞销了、贫困户家里的茶叶收购价少了五毛钱、两位五保老人的厕所之争等。

给当地村民量血压

“我2019年3月12日到达工农村,正好遇上当地村民在栽种茶苗,看到他们头戴斗笠、身披塑料薄膜做成的雨衣在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感触颇多。” 袁光星说,他刚来时看到这里的村民真的不容易,自己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邓继旺家是我村已脱贫户,因他经常生病,两口子只能在家做生产,今年的茶叶实在不景气,好在他家脆红李还不错,虽然自己也能卖点,但是销售仍成问题。他主动找到我,希望我想办法帮他销售一部分……”这是袁光星“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记录。

“听到邓继旺的求助,我顿时心里一紧,他家条件本来就比较具体,可不能让这些马上即将采收的李子烂在树上。”袁光星说。

据袁光星回忆,他立即将李子“滞销”这件事向医院党委汇报,医院党委非常重视,决定通过消费扶贫方式来完成。

之后,袁光星查看天气预报,结合他家的情况,确定于9月1日下午开始采摘,准备第二天早上再采摘部分,共采摘4000斤,早上装货,争取早点出发,争取早日让医院职工吃到新鲜的优质水果。结果在下午6点钟,货车司机想到货车在白天不能进城,于是他们便立即决定连续采摘,晚上10点钟就出发。到晚上9点钟左右共采摘3500斤,装完货后,连夜出发,经过近5个小时终于安全抵达医院。

走访当地村民 

“由于疫情影响,我村的茶叶销路不好,价格一直下滑,茶农的情绪波动很大。这一晚,应该是晚上10点钟了吧,收茶叶的老板突然打电话来说,因价格原因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询问其原因,是因为恩施那边收购的茶叶价格每天一个价格,今晚已跌到2.5元一斤了,而昨天的价格还是3元一斤,茶农怨气加大,都不愿意采茶及售卖了……”这是袁光星“民情日记”中一段关于“茶叶之争”的记录。

“当时茶农们心里急,我们心里也不好过。”袁光星回忆说,当时茶叶收购价格低是低,也不可能茶叶就不卖呀,今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出去务工也受影响,家中要吃要喝,娃儿读书也要用钱,看病也需用钱,哪样都需要用钱。

找销路,解难题,但正当茶叶销售问题马上就要解决的时候,却卡在了“五毛钱”这事上。

原来,当时这批“大茶叶”的收购厂家在湖北恩施境内,当地茶叶是按市场行情来收,一天一个价格,当地跟茶农谈的是每斤收购价3元一斤,但收购当天已经跌到了2.5元一斤。

为打消茶农的顾虑,茶叶收购方主动提出让袁光星带几名茶农代表去了解下当地的茶叶收购价格。

第二天一大早,袁光星跟着装载了4000余斤“大茶叶”的车一起,赶往湖北恩施。

“茶叶最终还是按3元一斤卖出去的,茶农心里有了底,以后发展产业才有动力。”袁光星说。

除了茶叶的销售,当地村民的茶叶管护情况,他也一一记录。

“前天,我们工作队3人一起走村入户,到8组茶叶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茶叶,心中由衷的感到自豪。到了尽头却看到有一片茶叶地只管理了一部分,这片未管理的茶叶更是有些显眼。一问,才知是后山上一户人家的,便顺路走到后山,正好看到一婆婆在闲逛,便与她拉起了家常,原来那片茶地就是她旁边邻居的,因孩子都外出务工,家里只有一个老年人在家。平时手脚都不太灵便,但他听到我们在动员茶叶管理,他还是坚持着到茶地进行管理,但确实力不从心,虽然隔壁邻居老大爷一起帮忙,但还是没能完成那片茶叶管理,不过我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付出……”

在袁光星的“民情日记”,不但记录有关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大事,也有当时发生的一些“小事”。

在他的“厕所之争”中,就有这样一段记录:

老黄与老余是我村的五保老人,平时两人就住在村委后面的安置点。老余是个哑巴,老黄却有点耍小聪;老余平时环境卫生做得好,老黄却不太讲究;平时两人有时也约好到医院检查一下疾病,住几天院,也相处较融洽;其实镇上及村上都劝他们到养老院住着比较好,生活有着落,吃穿不担心。但两位觉得在养老院不自由,怎么也不愿意去。

去年,我到村里,两位都多次向我反映,上厕所不方便;原来他们住房里的厕所都被堵了,无法疏通;村里与隔壁邻居商量,使用隔壁的厕所,但老黄不大注意清洁,不久隔壁邻居也就不愿意,因而他们上厕所就是打游击,满山遍野,也让周边群众意见较大。

今年,帮扶单位帮扶资金用于扶贫,我们便想到他们两位,便与村上干部对修建地址进行选址。厕所建好后,老余马上就买一把锁锁上了,并给老黄一把钥匙。两人其乐融融。可是好景不长……

原来,老黄上厕所后卫生保持不好,老余就不干了,老余重新买一把锁锁上就不管老黄了。老黄一气之下也买一把锁,于是大家都不能用了,为此两人大吵一番,最终反映到工作队。我们分别找他们两人做工作,厕所是共有财产,不属于那一个专用,但清洁卫生也很重要。

最终两人又和好如初,共同承诺做好清洁,保持友好。两人又有说有笑的在一起了!有时,做好饭也会给对方留一碗,时而也会一起吃饭,赶场!从此,两人再也没有吵过。村委又恢复了平时的宁静!

两年的时间里,袁光星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他的日记中,诸如“查小哥的幸福生活”“询问政策的大娘”“陶嫂家的稳贫二三事”“再访现姐创业路”“再访监测户刘哥”“举哥的脱贫生活”“冬管”等反映当地脱贫攻坚的第一手记录,达到了100余篇。

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写“民情日记”, 袁光星说:记录脱贫成果,反映黔江精神,在工农村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点点滴滴,用文字记忆下来。

(记者 谭鹏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