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1组村民张中云才采摘完葡萄园内的最后一批葡萄,这片20亩的葡萄园是张中云7年前种植的,经过多年的耕耘,葡萄园里有了非洲黑、火焰无核、宇选一号、玫瑰香等13个品种,长势甚好,口感香甜,吸引了远近的游客和批发商前来采摘。
张中云正在采摘葡萄
张中云今年58岁,早些年在浙江谋生,谋职于一家葡萄园,学了五年后,张中云掌握了种植技术,考虑到年龄大了还是要回家乡发展,就寻思着带着技术回黔江发展葡萄。经过考察,张中云发现黔江只有两户种植户在种葡萄,他大胆地认为种葡萄很有市场前景。
说干就干,张中云带着技术回来了,没有资金成为了一个难题,张中云就四处寻找到了另外一个合伙人。张中云出技术,合伙人出资金,组建了黔江区紫望葡萄园。
通过在长春村1组流转20亩土地,葡萄园就算落户了。由于建棚和管护都需要大量人手,刚开始种葡萄搭棚的时候,张中云就请来了10多个工人做工,直接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就业。“我现在每年都会请200多个活路,用工也都是先考虑贫困户,每天开80元。”张中云说道。
都说创业过程非常艰辛,张中云也不例外,由于早期技术不过关,加上种植地没选恰当地势低,有两年果园被水淹了,影响了口感,造成了减产,损失惨重,好在慢慢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张中云种植之路才算步入正轨。
2016年,张中云种植的葡萄迎来了盛产期,望着挂满枝头一颗颗硕大饱满的葡萄,张中云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些年,几乎每天从早到晚围着果园转,辛苦自然不说,有收获才是张中云最愿意看到的,好在收入还算可观。
第一年开园时,张中云的葡萄售价在40至80元一公斤,两年前能卖到30至50元一公斤,这些年种植葡萄大致收入达到了50万元。
“现在我的葡萄园亩产大约在1000斤,今年20亩产出了18000斤,产量还算达到预期,就是卖价不是很高,最高的才卖到30元一公斤。”张中云说,虽然今年价格有影响,但是他不会放弃,还会继续改良品种,争取把产量和口感都提高。
这些年,张中云的葡萄园里也有很多慕名前来学习种植技术的村民,只要村民有需要,张中云都倾囊相授,太极水库附近和金溪镇山坳村1组两个地方都有村民前来讨教取经。
“虽然已经种植7年了,但我还在进行品种的筛选淘汰,力争为大家带来口感俱佳的葡萄。”张中云告诉记者。
(记者 代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