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三产”融合 铺就村民致富路

“大家动作搞快点哈,难得这几天天气好,不是一下起雨来又干不了活了。”“晓得的,你看我们一早就来了,现在都没休息,够抓紧的了。”近日中午,记者在黔江区太极乡鹿子村上百亩的瓜蒌种植示范基地看到,一个个绿色、黄色的瓜蒌挂满枝丫,在阳光下显得分外诱人。十几位附近的村民正忙着采摘金灿灿的果实,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如图)。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据介绍,瓜蒌又叫药瓜,学名栝楼,农村俗称狗屎瓜 。是一种多年生攀缘型葫芦科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栝楼浑身都是宝,叶子可做茶叶,瓜子可以做成休闲食品,果皮、块根可以入药,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功效。

“近年来,太极乡在持续抓好蚕桑生产的同时,也在中药材产业方面下功夫,通过种植中药材、建加工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当日,随行的当地党委副书记陆周告诉记者。

“三产”融合带动就业

基地负责人杨李告诉记者,我们在太极乡共投资建成了356亩的瓜蒌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其中瓜蒌套种黄精、丹参40余亩,种植其它中药材100余亩。该基地建于2018年,是黔江区立体农业综合增收计划的一部分,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目前,基地在我们的带动下,瓜蒌产业共带动当地30多户村民加入种植,其中贫困户11户。

“我的十余亩土地都租给了基地,每年有2600元的租金。我自己长期在基地里打工,一个月平均算下来有2000至3000元的收入。又能照顾家里,我觉得比在外务工好多了。”当地村民李坤全乐呵呵地表示。

立体种植见成效

“目前在我的瓜蒌示范基地里,瓜蒌架下套种有白芨,把两样产业的产值加在一起,按目前的产量和市场销售价,1亩地远远超过1万元的收入。还套种了胡萝卜等蔬菜。”杨李说,通过基地套种成功,他准备明年动员村民也在瓜蒌地里套种一些喜荫的中药材等,或在瓜蒌架下养殖土鸡、野山鸡等,都是绝好的增收场地。当然,最主要的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毕竟发展立体农业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农户收入。

此外,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去年,太极乡通过招商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建成集烘干、冷藏、污水处置于一体的中药材及农产品加工厂房,解决了当地中药材的加工问题,还辐射周边多个乡镇。

记者看到,村民们把采摘好的瓜蒌用麻袋分装好后,再用车子运到当地的加工厂。厂房里已经加工好的瓜蒌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过往的人们前来购买。

铺就村民致富路

瓜蒌种植示范基地以及中药材加工厂的建成,吸纳了不少村民就近务工,同时也带动了附近的村民发展中药材,给他们的增收奠定了基础,敲开了致富之门。

“瓜蒌种好了确实是个好产业,又不愁销路,鲜瓜蒌收购价是1元1斤,瓜蒌晒干的瓜壳、瓜籽、根茎价值更高。”鹿子村村民曾宪苹说,她今年在基地里打工,看到种植的瓜蒌收入比较可观,明年打算跟着种植2亩瓜蒌,种好了当年就能收益还是很划算的。

据了解,太极乡新建的加工厂,年均可加工瓜蒌1800吨以上,其它中药材1000余吨,年产值可达到800万元以上。目前,该乡有黄精、虎杖、丹参、前伏等中药材基地800亩,带动62户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户24户。接下来,太极乡将从转型上下功夫,从种植到加工半成品转变,促进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的无缝衔接,从而铺就好村民的致富路。

(记者 田丹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