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话不多” 脱贫底气足

老姚不老。他叫姚洪亮,因为人老实,做事老成,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老姚”。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老姚吃得苦,耐得劳,虽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但以前在广东务工靠着自己的踏实肯干,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三四万。

“几年下来,银行卡里还是有十多万,在我们当地农村来说,这些钱不算少。”老姚回忆说。

姚洪亮在赶鸭子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姚一家成了贫困户的呢?

原来,老姚的父亲姚新辉一直身体不太好,每年住院治疗都是四五次。

“我记得2004年我父亲动了一次手术,那次的总共花销在七万元左右。”老姚回忆说。

2014年,为了照顾家庭,老姚回到了位于石会镇工农村4组的家,然后娶妻生子。

“大儿子生下来的时候发现有轻度唇裂,在他到了能够做手术年龄的时候,我又带他去做了修复手术。”老姚说,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这多年攒下来的钱,就这么没了。

“为了让我们全家人的生活条件能够改善,我就在家发展种养殖,依靠种红苕种玉米来养猪、养鸡、养鸭,农闲时就在附近工地上做小工。”老姚说。

据老姚介绍,他家其实就他一个劳动力,父亲因为多病,所以一直不让他做重体力劳动;妻子智力不太好,只能帮忙料理家务;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六岁多,另外一个一岁多。

但人忙了,家里及周边的环境就差了!

记者了解到,老姚家门口的地坝以前没硬化,凹凸不平,一遇到下雨,就泥泞不堪,无法下脚。加上放养的鸡鸭多了,地坝上鸡粪、鸭粪随处可见。

“一家五张口,我只有两只手,我也想打理好家里家外,可就是没有时间啊。”老姚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脱贫路上有人帮。

自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和石会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多次走访中了解到老姚的难处后,立即落实相关政策进行帮扶。

如今,老姚家的地坝已经成为了平整的水泥坝子,对养殖鸡鸭的场地也进行了规范,整体环境也干净整洁多了。

除此之外, 老姚的父亲姚新辉也落实了贫困户医疗保险。

“父亲的医保能够报销医疗费的很大一部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老姚介绍说。

老姚心安了,发展产业起来也更有劲了。

“2019年,我们家卖年猪都卖了11头,光卖猪的收入就有七八万。”老姚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姚洪亮家今年种了5亩包谷、6亩红苕和两三亩水稻。

“两三亩水稻能够打20多挑谷子,一家人的粮食问题就解决了。地里收获的包谷、红苕就可以用来饲养家里的猪仔,家里母猪产下的猪仔也能卖钱,加上自己饲养鸡鸭的收入,到年底我们一家就有7万元的收入。”姚洪亮说。

如今,老姚已经习惯了早上五点起床后忙一天的活计,每当在路上撞见熟人,他总是“话不多”,聊上几句就走了,因为他要种地,他要搞养殖,他真的很忙……

(记者 谭鹏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