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境内这些古盐道,你知道几条?

黔江虽然没有产盐的历史,然而由于紧邻彭水自治县郁山镇,它的挑盐历史因而和郁山这个因盐而兴的古镇一样,自古有之。途经黔江的川盐古道上,凝聚了历代无数劳动者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记者在近几年的采访中,陆续走了一遭这些古盐道。

据史料记载:黔江的古盐道是川盐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两路,一条过县城往湖北,一条经酉阳通湖南。前者从郁山镇经亭子关、蔡家槽、梅子关、老鹰关,最后经过边城县坝,出境可达湖北咸丰、来凤等地。

万庆古盐道 九十九道沟

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传播水陆文化的重要载体。郁山经沙坝至冯家这条古盐道,全程50公里左右。而从郁山途经沙坝乡到冯家的巴盐古道约有20公里,当地人把它分为上坳、中坳、下坳三段,三段路各有特色,但都曲折难行。最为出名的当属下坳倒沟河(万庆大峡谷)的一段古盐道,当地流传着盐客们趟九十九道沟不湿鞋的说法。倒沟河曾是黔江、秀山等地的盐客到郁山挑盐的必经之路,经过盐客们数百年的行走,形成了一条盐道。

万庆古盐道的一段

倒沟河从发源处的岸山至八角丘是一条峡谷,长约6公里,最宽处有20多米,最窄处不到2米。峡谷两岸悬崖绝壁,灌木丛生,藤萝低垂。据了解,倒沟河是巴盐古道的必经之路,盐客们必须踩着河中石墩辗转于两岸,细心的盐客数了数,要迂回九十九次,当地人称“一百三十道沟”,因为这条河还有小部分不属于巴盐古道。

老鹰关 石壁上凿出登天梯

舟白街道县坝社区古石城遗址的观音山有一条千年古盐道,盐道的一段竟是在一石壁上凿出的16级登山梯,让人称奇。至今,仍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体验古盐道的艰辛,在丛山峻岭之中探寻散落的盐道文化。

记者看到,盐道从古石城的后墙开始向山上延伸。由于山高,悬崖绝壁多,通往山顶那段盐道无法形成蜿蜒状,只能从悬崖中间笔直而上,因而这段盐道全是用石块砌成的石梯。石梯上深深的打杵印,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站在老鹰关上俯视下方蜿蜒的盐道,依稀能想象当年背盐客们背盐的场景。

老鹰关古盐道遗址

黔江县坝,川盐转运湖北咸丰、来凤的口岸。从彭水郁山镇出发,经黔江沙坝镇沿古盐道一路向东,经梅子关、老鹰关等七八个关口岔道,便来到了黔江古县城所在地——县坝。县坝昔日十分繁华,古石城前有上通湖北省咸丰县朝阳寺、下达黔江濯水古镇至酉阳龚滩的阿蓬江,右有至黔江区小南海和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的段溪河,码头水运十分便利。

“观音山上的山路就是通往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和黔江区小南海的古盐道。”当地村民黄学雨表示,当年的客商中有许多是盐商,盐商将彭水郁山的盐运到古石城后,出售给川鄂湘黔边区的客商,因而古石城周围的山上就有了蜿蜒的盐道。

阿蓬江畔 千船点灯万人作揖

黔江区阿蓬江镇集镇上早已荒废数十年的码头,对岸是一条青石古道。古道翻山越岭、绵延不绝,这便是当地著名的古盐道。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着“千船点灯,万人作揖”的说法,这种说法背后是怎样的故事?

阿蓬江古盐道的一段

据当地的老人讲,那时候这个码头是交通要道,来往的商船必须从这里经过才能到酉阳龙潭、龚滩等地,最后进入乌江。以前这里很繁华,晚间船上的灯点亮后,映得满江都是人影,人们用“千船点灯”来形容当时码头的繁荣。而白天固北关山脚下,弯曲的古盐道,在山上蜿蜒盘旋。背佬儿们肩背货物,依靠打杵,一步步往固北关攀登,不时地吼两句山歌,给自己打气。码头对岸的人们看着对岸的背佬儿长长的身影,就像他们正在一起弯腰行礼,也因此有了“白日万人作揖”的说法。


在一次次的采访中,老人们回忆着过去古盐道上的场景,在有点小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幸福,或许对于老一辈来说那压着千万打杵印的古盐道,不是一句沧桑就可以概括,也不是风雨可以涵盖……经过数十年的岁月变迁,无数的荒草、荆棘疯长,覆盖了曾经的古盐道,也覆盖了那段让人记忆深刻的背盐历史。

 (记者 田丹 文/图)

编辑:黔江编辑1
    网络新闻部:023-79310379 广告联系:13983562888 技术:023-79310379
    网络新闻部QQ 250602167 点此给我发消息 广告联系QQ:37771497 点此给我发消息 技术QQ:9663649 点此给我发消息
    武陵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邮编:409099 Copyright © 2004-2017 wl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2633号-1  《互联网出版物许可证》(证件号:新出网证[渝]字013号) 重庆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232016003

渝公网安备 50011402500016号